第九講
相 關: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 關鍵字:普光明殿、經首的意義、四位行法、別教成就、根本智與差別智的關係、蓮華藏、一生補處、十色世界、十智佛、如來名相、苦集滅道、四諦與四聖諦、一切處文殊菩薩、世尊兩足輪放光
前面介紹了菩提場會的六品經文結構和大義,這六品經文的結構貫穿整部《華嚴經》,是《華嚴經》結構中的重要部分。這六品經文分為兩部分,前三品講本體,後三品講本體生起力用。其中第三品是關鍵,這一品中的一切處普賢菩薩生起後面三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
《世界成就品》從總持力的角度演說了智慧生起的原則,講了十種事一百個方面,以這種方式可以演說一切法。演說諸法時,假如用四智十方的模式逐步擴展,就是《華藏世界品》中的無量世界無量法。《華藏世界品》講智慧的具體成就方法,講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
法身世間行法實踐、生命體驗的落實是在《毘盧遮那品》。如來法身講的是依教奉行的過程,在華嚴行法中,就是以智導行的行法實踐。這種行法的核心是自內顯發的覺知觀察和思惟,最終以報身世間的智慧力量,轉入到入世間行法實踐,這就是具體的如來法身呈現。具體來說,就是大威光太子遇到十尊佛的修法過程,即修行者如何從大威光太子到毘盧遮那佛的成就過程,也是毘盧遮那佛法身顯現的過程。
世界成就是從兩方面來說的:一是從自性智慧生起無量法的角度說,即《華藏世界品》;二是從修行者行法實踐、生命體驗的角度說,即《毘盧遮那品》,二者總合為一即是如來地法身世間。
如果把《無量壽經》中法藏比丘成就極樂世界的模式和這三品做對比即可看出,世間自在王如來演說一切法代表生命本體力量的顯現,法藏比丘代表修行者,兩者合在一起即是《無量壽經》極樂世界的成就模式。
當然,極樂世界的成就模式有很多種,《無量壽經》只是其中的一種,它的成就模式與《華嚴經》菩提場會的成就模式在演說方法上相同,但是種性上有差別。《華嚴經》中華藏世界的說法主是一切處普賢菩薩,一切處普賢菩薩生起一切世界一切法。《無量壽經》生起無量世界的說法主是世間自在王如來,世間自在王如來演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
從行法實踐的角度看,《毘盧遮那品》中是大威光太子在往昔無量劫中遇十尊佛,成就毘盧遮那如來法身世界。《無量壽經》中則是法藏比丘受世間自在王如來教誨,依教奉行,滿足五劫,最後成就極樂世界。
接下來看普光明殿這一處,這是《華嚴經》的第二部分。《華嚴經》在三處演說,第一處是菩提場,第二處是普光明殿,第三處是入法界。菩提場代表佛所行處,普光明殿代表智慧所行處,入法界代表行法實踐所行處。這三處分別對應我們生命中的『佛法僧』三個因素。
普光明殿闡明了華嚴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十信位,第二階段是『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第三階段是等覺位,第四階段是妙覺位。這四個階段都是依菩提場會的六品經文結構生起。
普光明殿總體的行法理論是從根本智成就的角度說,其中的第二階段『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從差別智成就的角度説,不但代表差別智不離根本智,同時也說明根本智要依差別智成就才能建立。差別智依根本智生起,是根本智的具體體現。四位行法闡明了差別智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從十住位的六品經文生起,最終到達十地位。
妙覺如來地的六品經文是從修行者的角度說,因此六品經文在順序上和菩提場會六品經文有差別。菩提場會前三品是按如來地生起一切法的順序說,普光明殿會如來地的最後三品是按修行者證入如來地圓滿入滅盡定的順序說。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以六品經文為核心,而且都是和菩提場會的六品經文相互勾索。
十信位的六品中,前三品是《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後三品是《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菩提場會第三品《普賢三昧品》中,一切處普賢菩薩生起,演說《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十信位第三品《光明覺品》中,一切處文殊菩薩生起,演說《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這兩種生起相對應。實際上,當把六品經文結構建立起來後,就能明瞭哪一品是在哪一個行法位次上,它所表達的意義就很清楚。
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裡有三處經首是需要注意的,即《如來名號品》、《十定品》和《離世間品》。《如來名號品》是十信位第一品,也是普光明殿第一品,《十定品》是等覺位第一品,《離世間品》是普光明殿最後一品,這三品和菩提場會《世主妙嚴品》的經首有密切的關係。
《世主妙嚴品》的經首也是整部《華嚴經》的經首:『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金剛所成』,這是講如來地生命本體的成就地。
十信位《如來名號品》的經首也是『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後面一句是『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二行永絕』,前面一句和《世主妙嚴品》的第一句一致。
等覺位《十定品》的經首是『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這一句和菩提場會《世主妙嚴品》的經首,以及十信位《如來名號品》經首的第一句一致。後面一句是來分別不同的行法次第,《世主妙嚴品》後面一句是『其地堅固,金剛所成』,十信位《如來名號品》後面一句是『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等覺位《十定品》後面一句是『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
最後,如來地《離世間品》的經首是『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二行永絕』,這是從到達如來種性的角度說,所以沒有『始成正覺』的說法。
十信位、等覺位、妙覺位的經首都是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演說,和菩提場會在同一處所,代表這三位行法是同在生命本體成就處。
《如來名號品》的經首『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二行永絕』,與《離世間品》的經首一樣。也就是說,整部《華嚴經》普光明殿這一處,從最初十信位《如來名號品》,到最終如來地《離世間品》,這兩品的經首是對齊的。這代表從生命本體的力量生起十信位,最終修行成就,又回到生命本體的一切法中,完全都沒有離開普光明殿。
《華嚴經》一共有九處經首,彼此勾索、對齊,構建出一套完整的行法理論。所以當將這些經首放在一起來看時,《華嚴經》的結構就能清晰地展示出來。
同樣是在普光明殿,為什麼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的經首和十信位、等覺位、妙覺位的經首不一樣?因為十信位、等妙覺位行法都是關於根本智的行法,而四位行法是關於道種智的行法,或稱差別智行法。根本智行法是從總相的、一切法總持力的角度說,不是從因緣法別相的角度說,而差別智行法是從一一法別相具體落實的角度說。根本智行法針對根本無明,而道種智行法針對一念無明。
雖然四位行法的經首和十信位、等妙覺位的經首不同,但四位行法的經首一致,是在四天宮四寶殿演說。
十住位《昇須彌山頂品》的經首是『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說法,靡不自謂恆對於佛……』。
十行位《昇夜摩天宮品》經首是『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閻浮提及須彌頂上,皆見如來處於眾會。彼諸菩薩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說法,莫不自謂恆對於佛……』,這和十住位的經首一致。在十行位裡增加了『世尊不離須彌山頂』而上升夜摩天宮,代表十行位是在十住位的基礎上建立。
十迴向位《昇兜率天宮品》的經首是『爾時,佛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皆見如來坐於樹下……』,模式上和十住、十行位一致,不但講到世尊不離菩提樹而上升天宮,還講到世尊不離須彌山頂、不離夜摩天宮,代表十迴向位要在十住、十行位的基礎上建立。
十地位《十地品》的經首是『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這與前面三位行法的經首不同,此處沒有世尊上升天宮以及天王帶領大眾迎佛的說法,表明他化自在天王宮即是無上正覺所居住處,是世尊的常住處所。
為什麼說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別教成就?首先,別教成就是指不共法,要有報身世間的智慧建立,要有具體的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的參與,不是別人可以替代;其次,別教成就是指按行法次第,在一一法別相中、在不斷精進的行法實踐中獲得。根本智代表一種成就上的總體的能力,差別智則是這種能力在一一法中的具體顯現。反過來講,總體的能力是通過不斷的具體的行法實踐才能獲得,離開了在一一法中具體的行法實踐,這種能力不會從天而降。比如一個人有數學計算的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具體的數學計算中才能體現。反過來,這種能力也是在不斷的具體的計算中才能獲得,並不是從天而降。
明瞭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和普光明殿的關係,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從十信位要經歷四位行法才能到達等妙覺如來地。十信位是四位行法的生起處,等妙覺位是四位行法的成就處,四位行法的核心是成就一切智、道種智,等妙覺如來地成就一切種智。
總而言之,菩提場和普光明殿都是生命本體的整體的呈現,是基於一切法總相、一切法總持力的演說。十信位從普光明殿生起,等妙覺位在普光明殿證入,中間有一個別教菩薩四位行法,是針對一切法總相中的一一法別相建立的行法。沒有一一法別相成就就不會有一切法總相的成就。
在四位行法中,從初住位到十地位講的是道種智行法如何生起、如何明瞭、如何顯現落實。雖然第十地法雲地證得別教菩薩行法圓滿,到達別教菩薩無上正覺成就處,但如果從普光明殿整體的行法理論來看,法雲地只是別教菩薩無上正覺的成就處,需要繼續升進到等妙覺位,在根本智行法中才能到達如來地無上正覺的成就處。
下面學習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十信位。
十信位有六品經文,前三品是《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這三品主要講述如何生起華嚴行法的十信位。從經首的角度來看,它和菩提場會是同一處生起,而從總體的成就種性來講,菩提場會是世尊成就無上正覺所在,十信位則是華嚴行法的發起處。
菩提場、普光明殿即是眾生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所在。十信位行法從這裡生起,首先是要解決行法上的根本理念問題,去除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的一些理念。
先看十信位的前三品,這是生起華嚴十信行法的本體所在:《如來名號品》講生命中的一切法如何認識,名相如何;《四聖諦品》講這一切法如何表現、如何覺受;《光明覺品》講生命本有的覺性生起,也就是覺悟力生起。在《光明覺品》中世尊兩足放光照十方世界,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生起,這是用經的語言來講的。如果對修行者來講,自內顯發的覺悟力生起,能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即是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生起,修行者以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能到達華嚴十信位。
先看《如來名號品》的經文: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二行永絕;達無相法,住於佛住;得佛平等,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立不思議,普見三世。】
這段經文和菩提場會《世主妙嚴品》的經首對齊,說明十信位是依生命本體的成就處生起,普光明殿是從自性根本智成就的角度說。
『蓮華藏』是指世間一切法,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或者說菩提場會的一切法。『座』代表不動,是指身心所在處。『師子』代表法王,代表於一切法中能主動、自覺自願生起、能做主的那個因素。前面介紹過業力與願力的差別,業力是被動的,我們在世間的行法實踐、生活實踐如果總是被動的,就是業力所成。如果是願力所成,就是主動自覺的。修行是願力所成,而不是業力所成。
尼采有本書叫《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講到精神的三種譬喻:駱駝、獅子和赤子。駱駝在貧瘠的沙漠裡負重勞作,是被動地生活,沒有自己的目標。而獅子則是自己做主,有自己的目標,能主動生起。赤子就是童子,生活快樂,能積極主動創造未來,充滿希望和力量。
孔子教學也有同樣的說法。子貢問孔子,一個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這樣的人很好,但是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子貢的說法是被動而否定的: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孔子的說法則是主動而肯定的:要這樣,要那樣。
佛教中這樣的說法更多,菩薩常住世間,廣度眾生,都是主動自覺的願力所成。《華嚴經》十住位行法講到菩薩『樂住生死』,在生死法界成就無上正覺。《佛說阿彌陀經》中,世尊對舍利弗尊者講『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都是強調主動自覺地生起。
經首後面的一句『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莫不皆是一生補處,悉從他方而共來集……』中的『一生補處』即是灌頂位。回到生命的本體,從根本智生起才是一生補處。十信位在普光明殿演說,這裡的一生補處菩薩是依根本智成就的菩薩,世尊是和這些菩薩在一起。
普光明殿即是我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悉從他方而共來集』是指十信位雖然沒有證得如來種性無上正覺,但卻是在這一切法中生起信心,最終也是依此一切法獲得如來地圓滿無上正覺。菩薩從他方來集,並非在本處生起,因為本處還沒有證得。一生補處菩薩雲集普光明殿十信位,是指要在此一切法中最終證得同樣成就。
後面的經文:『時,諸菩薩作是思惟:若世尊見愍我等,願隨所樂,開示佛剎、佛住、佛剎莊嚴』,一直到『說諸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願、十定、十通、十頂,及說如來地、如來境界、如來神力……』,告訴我們十信位行法不但有理論結構,並且貫穿『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如來地、如來境界、如來神力……』。
也就是說,普光明殿四個行法階段,從《如來名號品》開始到《離世間品》證入,這之間的所有行法理論、行法次第,修行者雖未在十信位切身證得,但都要在十信位確切明瞭。也就是要依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理性而系統地建立十信行法,最終到達如來地。
若按《如來名號品》的經文來講,《華嚴經》普光明殿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有些是確定有的,比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定、十通;但有些不確定是否有缺文,比如十願、十頂。
後面是十方菩薩雲集,經文是這樣: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各隨其類,為現神通。現神通已,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彼世界中,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到已作禮,即於東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普光明殿行法實踐不是靠妄想來實現,要依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有理論、有次第清晰明確地生起,這樣才能準確穩定、必然地到達行法實踐的成就處。在十信位,首先是十方菩薩從十色世界、十智佛所雲集。十方菩薩中,東方文殊師利菩薩為最上首菩薩,代表十信位總體的成就種性,亦是十信位乃至所有華嚴行法總體的生起處,其他九位菩薩名字中都有『首』字。這一品中世尊坐蓮華藏師子座,十方菩薩雲集之後,也是各於其方化作蓮華藏師子座,並於其上結跏趺坐。
『十色世界』代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色』是色法,身心所覺、眼見、耳聞、身觸等皆是色法。十信位是從覺悟生起的角度講,還不是完全的智慧建立,因此要從一切法顯相處開始,開始的形式就是種種名號。『名號』代表對一切法生起關注,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這是修行者從眼、耳、鼻、舌、身的簡單零散的生命體驗到報身世間智慧生起所必須的橋樑。修行者所有的報身世間行法皆是從關注諸法開始的,是從對諸法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開始的。
修行者依何種力量、怎樣對一切法生起關注?通過『十智佛』。『十智佛』代表生命中生起觀察思惟一切法的力量。十信位是要依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生起種種觀察思惟,即『十智佛』生起。以此作為普光明殿行法的最首要部分,就是『十首菩薩』,菩薩代表自性智慧的具體應用。
十方是從四智四用、體性顯相來說的,按順序逐一說明,意味著行法實踐非常嚴密具體、理性而全面,能在生命體驗中呈現。按東方大圓鏡智的模式來講,十信位即文殊師利菩薩從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所而來,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根本的覺悟力生起。從南方平等性智的角度看,即覺首菩薩從妙色世界、無礙智佛所而來。如此等等,一共有十方,不是固定的一法。所以《如來名號品》講到十信位行法建立時,非常具體。
如果掌握這種圍繞一法生起十法的演說模式,就能準確解讀每一位菩薩雲集到中間普光明殿所代表的意義,依此就能確立十信位行法是如何生起。十方菩薩雲集之後,文殊師利菩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會而生起演說十方世界如來名號。『如來名號』既是從自性所生一切法的本然存在、普遍存在的角度說,亦是從行法實踐的目的地、如來法身世間一切法真實存在性的角度說。
《如來名號品》中的文殊菩薩與《光明覺品》中的一切處文殊菩薩不同,前者是從根本智、從一切法總相、一切法總持力的角度說,後者是從差別智、從一一法別相、一一法具體應用的角度說。雖然文殊菩薩的名號相同,但出現在不同的經文結構中所代表的意義卻不同。此處的名號相同意味著根本智與差別智非一非異。
如來地一切法隨眾生種性不同,在生命中的顯現亦各不相同。文殊師利菩薩從東方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所而來,演說如來名號,是告訴我們如來地所有法在生命中如何呈現,以怎樣的形式呈現。不同的名號意味著不同的覺知觀察與體驗生起。
《如來名號品》從兩個方面來演說如來名號:一是從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的角度說,是從不共法世間的角度說;二是從娑婆世界圍繞的十方世界的角度說,是從共法世間的角度說。這兩方面包含了生命中的所有法。
從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的角度說,『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種種色相……令諸眾生各別知見』,這是總的說法。
接著以中央一法生起十法的方式具體說明,中央四天下如來名號是這樣:『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然後從東方開始演說此四天下十方世界如來名號:『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如來於彼,或名金剛,或名自在,或名有智慧……』,一共十方世界,依次演說。
如何解讀如來名號?中央這部分是從自性本體、根本智總持力的角度說,十方圍繞是從自性根本智的具體顯現,亦即從差別智具體應用的角度說。比如中央四天下的圓滿月、師子吼等十個名號,要從根本智和總持力的角度去理解。而東方的金剛、自在等十個名號,要從大圓鏡智的角度去理解。並且東方的十個名號,是從中央的十個名號生起的,是中央的十個名號在東方的具體顯現。中央的十個名號在十方世界的顯現各不相同。
按這種方法,生命中的任何一法生起,都可以依四智十方的模式生起具體的覺知觀察與思惟體驗,這個過程就是一法生起多法。比如要認識一個蘋果,具體怎樣認識這個蘋果?要圍繞蘋果這個核心,生起更多的概念。概念即是覺知觀察和具體的思惟體現。比如可以是蘋果的產地、顏色、種類,也可以是成分、味道、用途等等,從產地到用途皆是圍繞蘋果這一法生起的,每增加一類信息,我們對蘋果的認識就越豐富、越準確。以此類推,要瞭解更多,就要繼續生起更加具體的內容,沒有止境。
判斷修行者是否證得某一法有兩個標準:一是準確理解,二是有具體體驗。我們對蘋果生起的觀察、思惟和體驗越少,能對它使用的名相就越少,意味著對蘋果的瞭解就越少。反過來說,對蘋果的觀察、思惟和體驗越深刻、越豐富,我們能對它使用的名相也就越深刻、越豐富。
《如來名號品》中介紹了幾百個如來名號,如圓滿月、師子吼、金剛、自在等,雖然最終都能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證得,但十信位時我們對其所能生起的觀察、思惟和體驗還很少,如來名號距離當下的行法實踐、生命體驗還很遠。這些如來名號皆是從十信位行法生起的角度說,從如來地一切法普遍存在的角度說,非從證得如來法身世間一切法的角度說。
《四聖諦品》是十信位第二品,和《如來名號品》不同,這一品的很多名號是當下可以體會的。《如來名號品》是從自性本體的角度,從總持力和一切法普遍存在來建立演說。《四聖諦品》則是從十信位當下的身心覺受來建立演說,以『苦集滅道』為演說形式,說明如何不離當下的一切法而能成就解脫。
『苦集滅道』的行法理論是佛陀時代建立的核心理論。文殊菩薩在《四聖諦品》中說了一層圍繞,中間是娑婆世界四聖諦的表現,然後是十方世界四聖諦的表現,十方世界就是《如來名號品》中以娑婆世界為中心生起的圍繞世界。中央娑婆世界四聖諦的經文是這樣: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諸佛子!苦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變異,或名攀緣……
諸佛子!苦滅道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一乘,或名趣寂,或名導引,或名究竟無分別,或名平等……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說四聖諦,有如是等四百億十千名;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四聖諦中的『諦』是指真實的體驗、真實的存在。『苦聖諦』的表現即五蘊身一切法,亦即世間一切法,是從果地呈現的角度說。『苦集聖諦』是指六入處一切法,是從因地發起的角度說。我們要建立十信行法、生起行法實踐,並最終證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一定要知道一切法束縛是從何處生起,在何處、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在佛教理論中,『苦聖諦』和『苦集聖諦』是最先要講清楚的,然後才有針對這兩種法的行法實踐。
『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聖諦』是基於修行成就的角度講。如何從『苦集聖諦』到『苦滅道聖諦』?簡單來說,是依『苦』和『集』所在處的一切法生起行法實踐,最終到達『苦滅』和『苦滅道』。『苦』和『集』所在處的一切法即五蘊身、六入處的一切法。
當明瞭苦、集、滅、道的種種屬性、因緣、顯現、流轉等時,能夠依此生起無上智慧,苦、集、滅、道才稱為『四聖諦』。『聖』是指明瞭它能夠成為無上正覺的種子,是依自性根本智所生。如果只在苦集法中能夠獲得解脫,到達無生忍,而沒有針對這一切法生起無上智慧到達無生法忍,此一切法就只能稱作四諦,而不能稱作『四聖諦』。依四諦法修行可以成就阿羅漢出三界,得生命解脫,而依四聖諦法修行才能到達無上正覺,到達等妙覺如來地,到達菩薩法界。這是四諦與四聖諦的區別。
《四聖諦品》的第一部分講娑婆世界苦、集、滅、道的表現,對於這些我們很熟悉,因為都是依凡夫種性建立的,與前面《如來名號品》帶來的感覺不一樣。經文講到『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變異』等等,我們都有切身體驗,這是『苦聖諦』一切法。再看『苦集聖諦』,講『此娑婆世界中, 或名繫縛, 或名滅壞,或名愛著義』等等。通過這些名相能夠看出,『苦聖諦』和『苦集聖諦』所在不出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在名相上也能看到它們的區別。
接著看『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聖諦』的經文:『諸佛子!苦滅聖諦, 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無諍, 或名離塵, 或名寂靜……苦滅道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一乘, 或名趣寂, 或名導引……』
『滅』和『道』是針對修行者行法實踐來講的,假如不知道苦一切法、集一切法具體所在,行法實踐就沒有針對性。
行法實踐是針對具體的束縛、困擾建立的,當煩惱生起時,對應的就是去除煩惱的行法,當一念無明生起時,對應的就是道種智行法,它們相對出現。《楞嚴經》中世尊對阿難尊者所說:『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國王要討伐逆賊,必須要知道逆賊所在,如果不知道賊所在處,發兵討賊就沒意義。同樣,假如修行者不知道行法實踐所針對的束縛和困擾的根源在哪裡,行法實踐就沒有意義。
華嚴行法理論特別強調修行者依『四聖諦』對當下一切法明確了知,依此建立十信行法,乃至最終依此生起菩薩行法,成就無上正覺。
我們再來總結一下這兩品:《如來名號品》講生命中一切法本然存在和普遍存在,這是從自性本體出生一切法的角度說。《四聖諦品》強調的是當下一切法的身心覺受,強調是依這種覺受最終到達苦滅和苦滅道,也就是依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最終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四聖諦』的意思是指要對當下的每一法都能生起覺悟心,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在這樣的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中生起十信行法,乃至道種智行法,依智慧增勝和行法實踐,最終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
文殊菩薩在這兩品中演說了如來地一切法的種種名號和四聖諦種種名號,『名號』具有超越眼、耳、鼻、舌、身一切本能的直觀生命體驗的屬性,是般若智慧現前的初始第一步。文殊菩薩演說種種名號意味著修行者對一切法生起關注,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以此超越基於眼、耳、鼻、舌、身一切本能的直觀生命體驗,才能生起報身世間的行法實踐。
世尊在《大般涅槃經》中講到:『諸眾生中惟天與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修十善業道,能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對一切法生起關注,進而生起分別、選擇和判斷等思惟體驗是人天眾生特有的品質,人天眾生有自我反思、自我覺醒的能力,有通過行法實踐超越一切本能力量的束縛和影響、決定自我生命存在形式的能力。有觀察思惟的生起,才能開始十信位行法,乃至最終成就無上正覺。
十信位的第三品是《光明覺品》。
《光明覺品》中講到『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光明所照之處一切處文殊菩薩興起。前面兩品演說如來名號和四聖諦名號的文殊菩薩,是自性地的文殊菩薩,是基於根本智、基於一切法總持力的文殊菩薩;這一品中的一切處文殊菩薩,是基於差別智、基於一切法中的一一法覺悟生起的文殊菩薩;二者是根本智與差別智的關係。一切處文殊菩薩生起意味著具體的十信位行法生起。
『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這個光明和菩提場會《如來現相品》中世尊所放光明對應。在《如來現相品》中世尊放兩種光明:第一種是面門眾齒間放光;第二種眉間放光,然後光明入於足下。『眉間光』代表無上正覺成就地光明。十信位中世尊兩足輪放光即是最終如來地的眉間光,意味著無上正覺是從十信位行法開始,後面所有行法都基於十信位行法生起。十信位行法是成就無上正覺的核心和基礎,是成就無上正覺的初始。
從十信位世尊兩足輪下放光,到如來地世尊眉間放光,中間還要經歷別教的住行向地四位行法,以及等妙覺位行法。四位行法中,世尊在十住十行位時同樣是兩足放光;到十迴向位時世尊兩膝輪放光;十地位時世尊放眉間清淨光明,十地位是修行者的別教成就地;到妙覺位《如來出現品》時,世尊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到達妙覺如來地時,這個光明和菩提場會《如來現相品》中世尊放眉間光等同。
簡而言之,十信位是告訴我們一定要依於當下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建立觀察覺知和思惟體驗,從這裡生起華嚴十信位行法。依這樣的十信行法,才能轉八識成四智,才能生起別教菩薩四智行法,最終到達等妙覺如來地的所有成就。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