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講
相 關:十地品、十定品 關鍵字:般若、坐菩提樹下、見性、法身常住、菩薩入三昧與諸佛現前加持、三請模式、金剛藏菩薩與解脫月菩薩、普眼菩薩與普賢菩薩、遠行地、世尊授記彌勒菩薩成就無上正覺、然燈佛授記
上一次介紹到《十地品》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演說,這是世尊成就無上正覺之處,也是魔所居處。『世尊坐菩提樹下,降伏諸魔,成就無上正覺』是在表達一種行法模式和成就模式。
修行者到達初住位,生起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超越五蘊身一切法。五蘊身一切法即是須彌山一切法,超越五蘊身一切法即到達須彌山頂,這是為什麼十住位要在須彌山頂演說。十住位開啟般若智慧,證諸法空得無生忍。『般若』是指超越五蘊身一切法的智慧。『般』代表超越,波羅蜜、婆羅門都是從這個詞來的。『若』代表基於五蘊身一切法的直觀的和表淺的覺知觀察和思惟。
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清晰展示了修行者何時坐菩提樹下、何時成就金剛種性智慧、何時入世間降伏諸魔,成就無上正覺。『坐』是指安住不動、不退轉。用經典語言來講,修行者在十住位時即坐菩提樹下,如實見一切法普遍存在;十行位時如實思惟一切法;十迴向位時成就金剛種性智慧,即如實知一切法;十地位時以智慧力入一切法中,即如實體驗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一切法即坐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在沒有皈依自性覺悟之前,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即魔所住處,皈依之後,這一切法即菩提場、普光明殿。
什麼是自性覺悟?『自』是自己,『性』是生命中本來具足、本然如此。自性有兩方面表現:一是當下本然存在、平等普遍存在的一切法,這是對所有有情眾生而言的,是從根本無明、根本智的角度說,也是從如來地世間一切法的角度說;二是對此一切法能夠生起覺知觀察乃至思惟,能意識自我生命的存在,這是從一念無明、差別智的角度來說,也是從有情眾生世間、諸佛世間的角度說。如來地世間一切法無生無滅、自有永有,因為有眾生自我意識的參與才有娑婆世界、極樂世界等種種世界。
自性覺悟是對這兩個方面的一切法提出反思,意欲明瞭這兩方面的一切法,這種能力只有人天眾生才有,以這種能力對生命中的一切法提出反思,令生命獲得解脫與無上智慧。具體來說,就是對生命中的一切法如實知、如實體驗。覺知和體驗是生命本自具有的能力,但『如實』是只有人天眾生才有的能力。人天眾生能對一切法生起反思,設定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的目標,然後自知自覺生起行法實踐去到達這個目標。
見性是指什麼?『見』是指體驗,是生命活動的參與,見性是對自性覺悟的體驗,沒有覺悟就沒有見性。不少修行者過分強調諸法空,而忽視生命本身的存在,造成行法實踐只在無想定或者斷滅見,不能見性。
四位行法是在四天宮四寶殿演說,四天王帶領大眾參與法會。說到底,四天王即生命中的自我因素,大眾即生命中的一切法。四天王皈依自性覺悟、迎佛入於寶殿,帶領大眾成為世尊的圍繞眾,參與到無上正覺的體驗中,因此才有四位行法生起,才有證得無生忍和無生法忍。
從十住位到十迴向位的逐步拓展,主要闡述金剛種性智慧如何建立;從三賢位到十地位主要闡述智慧成就之後,如何以智導行生起入世間行法。十信位時文殊菩薩講到『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三賢位與十地位即分別代表了別教菩薩的善用其心與勝妙功德。
佛教中常提到入世間行法,但由於很多密法言說,所以容易被忽略。世間一切法皆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十地行法講的就是在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一切法中成就無上正覺。對於行者來說,如果把關注力放在成住壞空的『空』,或生住異滅的『滅』,修行就會受業力的牽引,因為一切法普遍存在本身不垢不淨、不增不滅,越想要空一切法、滅一切法,就越煩惱不斷,很多時候行法實踐不但不能帶來喜悅,反而帶來束縛與困擾,行法實踐消極被動。相反,如果關注在生起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這時的一切法隨緣輪轉常住世間,就會是生機勃勃,無有窮盡。因為關注點不同,行法實踐會變成積極主動,自知自覺。
『出生一切法』是指主動關注一切法,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成就一切法』是指以智慧力生起行法實踐,在一切法中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從消極遠離一切法到積極主動入一切法中,從無明染著、生死苦痛轉變為清淨智慧、莊嚴喜悅。在過去的行法理念中,很多人往往有逃避世間、遠離諸法的念頭,想去『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某個星球上長生不老。學習《華嚴經》之後要認識到,生命解脫、無上正覺是在當下一切法中完成的,十萬億佛土之外的世界就在當下的一切法中。
佛教中,證諸法空得無生忍主要是以否定一切法的形式說,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是以肯定一切法的形式說。不同時期的佛教經典在講證諸法空行法時用詞不相同,有時用空、無,比如空一切法、無一切法,有時用非、盡、斷、壞、滅。比如同樣是般若經,《心經》多用『空』字,《金剛經》多用『非』字。這些詞都是指同一件事:見一切法而不取著,在一切法中遠離這一切法帶來的束縛和困擾。這些詞代表不同形式的遠離,瞭解這些用詞,才不會跑到無想定或斷滅見。
修行者積極主動、自知自覺地關注一切法、出生一切法、成就一切法,對成就無上正覺有怎樣的意義呢?比如我們手裡有一幅畫,是著名畫家的作品,非常珍貴,要精心收藏,不能讓它損壞、被盜。為什麼?因為這是名畫,一旦毀壞,自己沒有能力再造一個。但對這幅畫的作者來說則不一樣,他有能力再造一個,他可能沒那麼在乎,甚至根本不在乎。
成就無上正覺是同樣道理,普遍存在的一切法好像畫家的材料,眾生能否在一切法中獲得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要看怎樣面對這一切法,怎樣管理這一切法。假如能在一切法中,以自知自覺的力量生起無上正覺、生起諸法莊嚴,一切法的壞滅、流轉所造成的束縛和困擾就能消除,非但不再是困擾,而且是另一種開始。
凡夫外道、二乘聲聞行法不是無上正覺的行法,沒有自知自覺的覺悟生起,一切法就不能變成智慧莊嚴。當有自知自覺的覺悟生起時,才能令一切法轉變,一切法皆是智慧相。有自知自覺的智慧常住,才有如來世間法身常住。法身常住是指依智慧力生起世間行法,具體來講就是四聖諦、三十七道品的具體落實。
《十地品》經首講到『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之後列舉了三十九位菩薩,代表十地位的行法模式。第一位金剛藏菩薩,代表金剛種性智慧成就,這是三賢位灌頂位所到達的成就地。從金剛藏菩薩的金剛種性智慧地,中間經歷三十七位藏菩薩的無量行法,到達最後一位解脫月菩薩的成就地。
『爾時』是和三賢位的經首對齊,乃至和菩提場會等所有經首對齊。
『藏』是指一切法,但這一切法不是直觀表淺、零散無序的,而是有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的參與,總合在一起成為藏。修行者要在一一法中生起行法實踐,證得無生法忍才能體驗到『藏』這個字的意義,體會如何從金剛藏菩薩,經歷三十七位藏菩薩,到達解脫月菩薩。
別教菩薩的行法實踐可分為兩部分:一是三賢位行法,是針對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以智慧成就為核心;二是十地行法,是入世間行法實踐。到達等妙覺位時合二為一,身心一切作為皆是自性智慧顯現。
《佛說阿彌陀經》通過世尊與舍利弗尊者的論議,說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成就模式,具體來講即三十七道品行法。經文中講到極樂世界有種種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行法由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來宣說,為什麼?首先,眾鳥依空飛行,來去無蹤,依空飛行是指隨緣生滅;其次,『空』是指根本無明、根本智所生一切法,『眾鳥』是指一念無明、差別智隨緣所生一切法,緣起即諸法生起,即眾鳥宣說生起。更進一步來講,身心覺知生起、眼耳鼻舌身所觸一切法生起,即眾鳥宣說生起,修行者智慧成就時,這一切法生起處即是三十七道品行法生起處,即是極樂世界現前。
普賢菩薩法界亦是如此,《十地品》以三十七道品行法為核心,所成就的即別教菩薩的普賢菩薩法界。
三十九位菩薩之後是金剛藏菩薩入三昧,經文是這樣: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
首先要明瞭,菩薩入三昧後才有十方諸佛現前加持,三賢位亦是如此。入三昧和諸佛現前相關,不能入三昧,諸佛就不會現前。為什麼?入三昧的核心是止息自我因素的束縛和影響,得一心清淨乃至梵行清淨,這時候才能依自性覺悟對一切法生起覺知觀察和思惟體驗,用經典語言來說,即諸佛現前,得諸佛加持。
諸佛現前加持是指對一切法生起具體的思惟和體驗。有情眾生對一切法的『覺知觀察』是依根本智的力量生起的,一切有情眾生皆悉具備,並且時刻具備,不需作意即能生起。而以『思惟』獲得『體驗』是依差別智的力量生起,並非於一切時間對一切法皆悉具備,需要作意因緣才能生起。只有在對某一法生起特別關注時,以『思惟』獲得『體驗』才能現前。十住位時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在《初發心功德品》中,十方諸佛同名法慧現前作證即表達這種意義。修行者息滅自我因素的束縛和影響,皈依自性覺悟,即天帝釋帶領大眾迎佛入妙勝殿,這個過程亦即修行者於一切法中入三昧,得佛現前加持的過程。
凡夫外道是以無想定、斷滅見來止息自我因素的束縛和影響,因此不能稱為入三昧。二乘聲聞雖然能入三昧,安住寂滅,但非大乘菩薩的入三昧,不能生起對一切法的思惟和體驗,因此不能啟發自性覺悟,用經典語言來說,即不得諸佛加持,不見性,不證法身。
金剛藏菩薩所入三昧名為『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比十迴向位金剛幢菩薩所入的『菩薩智光三昧』加了『大』、『慧』、『明』三個字,名字更加完整。也就是說,十迴向位與十地位兩位菩薩所入三昧的核心是一樣的,但十地位增加了智慧應用,智慧增勝的力量更加廣大,從三賢位的如實知一切法,具體到達十地位的如實體驗一切法。
十住位時,法慧菩薩所入三昧為『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十行位時,功德林菩薩所入三昧為『菩薩善思惟三昧』;十迴向位時,金剛幢菩薩所入三昧為『菩薩智光三昧』;十地位時,金剛藏菩薩所入三昧為『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從四位行法的菩薩名以及所入三昧名,可以說明行法是如何升進的。
菩提場會第二品《如來現相品》中,世尊眉間放光、口中放光,其中眉間光稱作『一切菩薩智光明』,放眉間光的因緣是『欲令一切菩薩大眾得於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也就是說,世尊放『一切菩薩智光明』是為了讓修行者能獲得『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反過來講,修行者要獲得『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行法實踐最終要能契合世尊所放眉間光『一切菩薩智光明』,兩者勾索,十迴向、十地位菩薩所入『菩薩智光三昧』和『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最終皆是指向如來地世尊所放光明。
《華嚴經》有大量的經文勾索,從初發心到成就地的行法實踐是怎樣不斷升進,都能在經文中體現出來。這些勾索對理解每一位行法細節非常重要,必須放在整體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中才能體會到。
比如十信位時,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云何成就圓滿身語意業、云何成就如來十力、云何能得八部天眾之所守護、恭敬供養等等,這些都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回答完畢的,要在不同的行法理論中來論述,這些論述需要勾索在一起,才能看清如何從初發心到成就地。初發心是在十信位,具體行法實踐是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成就處是在等妙覺如來地,在菩提場。
修行者是在一一法中生起行法實踐,最終成就圓滿身語意業、成就如來十力、乃至成就八部天眾之所守護、恭敬供養。如來地無上正覺、十方諸佛所有的辯才無礙、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如來十力等等,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經歷一步一步的行法實踐才能到達。
十方諸佛現前加持,按佛法僧三個方面生起演說,最後是身加持,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右手』代表順法,代表與諸法實相相應。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首先演說十地行法名稱,經文是這樣:
【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智地?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
這裡講到菩薩『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智地』是指總持一切智慧、出生一切智慧、成就一切智慧之處,修行者是以十地行法入諸佛智地。此處是金剛藏菩薩演說十地行法的名稱,菩薩演說意味著以菩薩力量生起,以道種智的行法力量生起。如果與等覺位《十定品》對比就容易理解,《十定品》中由世尊演說十種三昧名,由普賢菩薩演說行法內容,這表明《十定品》是從根本智行法的角度說。
之後的經文是這樣:
【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關於『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的含義,前面解釋過,在菩提場會《世界成就品》中普賢菩薩亦如是說,在十行位功德林菩薩演說《十無盡藏品》時也強調這句話,說明這些行法是到達諸佛成就地所必須的,不落實這些行法就不能到達諸佛成就地。
十地行法的第一位是歡喜地,『歡喜』代表以智慧力入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它所帶來的身心覺受超越以往的知識、經驗和體驗,這種超越帶來的生命體驗即是歡喜。初行位是歡喜行,講的是同樣道理,是以善思惟入一切法中,能超越以往的知識、經驗和體驗。如果詳細區分四位行法,十住十行位是一組,講報身世間智慧建立;十迴向十地位是一組,講法身世間具體的智慧應用。
前面第十七講介紹過依菩薩十二種住,可以判別修行者是否安住各個行法中。十二種住中第一是菩薩種性住、第二是勝解行住、第三是極歡喜住。歡喜住是依正知見、正思惟來建立,是依種性住、勝解行住,乃至依第四增上戒住、第五增上心住等直到最上成滿菩薩住来建立,是和阿彌陀如來的世界成就核心相應。為什麼把阿彌陀如來的世界稱為『西方極樂世界』?因為『西方』就是指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樂世界是智慧成就世界。
為什麼初行位是歡喜行?因為十住位見一切法無所住,得梵行清淨,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獲得生命自在解脫;在此基礎上生起菩薩善思惟,生起一切法行法道種,菩薩善思惟所帶來的身心覺受就是歡喜行。
十地位是依十迴向位金剛種性智慧建立的入世間行法,以智慧力積極自覺地入一切法中生起行法實踐,所帶來的身心覺受就是歡喜地。
如果把行法實踐關注在生住異滅的『滅』、成住壞空的『空』、生死中的『死』上,一切法帶來的影響就是消極的、被動的,因為一切法皆是染著、無常、生死苦痛,修行者只能被動地接受業力牽引。如果把行法實踐關注在出生一切法、成就一切智慧上,一切法帶來的影響就會是積極的、主動的、歡喜的,用經典語言來講,就是願力生起,而非業力牽引。
金剛藏菩薩演說十地行法名號之後,經文是這樣:
【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
三賢位中菩薩演說行法名號之後,都是繼續演說具體內容,十地位不是這樣,『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以此引發解脫月菩薩三請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三賢位中沒有菩薩請法,菩薩無問自說代表智慧自內顯發,自知自覺可以生起。十地位與此不同,需要解脫月菩薩請法才行,首先表明十地行法甚深隱秘,需要加以扣問才能現前;其次表明十地行法是隨緣顯現,智慧與因緣總合在一起成為行法實踐的力量,才能令解脫呈現。
『請法』代表生起反思,在凡夫種性即一念無明生起,在菩薩種性即智慧生起。經典中常有大眾請法,有聲聞眾請法,也有凡夫、王眾、鬼神眾、菩薩眾請法,請法方式有念請、有言請。不同問法主、不同請法方式代表不同的行法模式,法主演說的方式和內容也不相同,因此要把說法環境中的各個因素弄清楚,再來看法主的演說內容才能準確。
解脫月菩薩三請說法,《覺悟華嚴經·綱要》中附26-1表格給出了結構劃分,其中最後一段是大眾同聲請法,諸佛眉間放光,經文是這樣:
【爾時,世尊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菩薩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遍,三惡道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而住。
時,十方諸佛悉亦如是,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悉同於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眾,并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時,光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
世尊眉間光『菩薩力焰明』和金剛藏菩薩所入的『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相應,『焰』代表行法精進如火焰一般,『力』代表力量,修行者是以金剛種性智慧的力量生起入世間行法,降伏諸魔證得無上正覺。
三賢位時,世尊分別在偈讚品中放足指光、足上光、兩膝輪光,然後在當位行法品中,菩薩入三昧,十方同名諸佛與菩薩三種加持,令其說法,說法內容包括行法名稱和行法內容兩部分,二者連續生起,中間沒有間隔。其中行法名稱代表根本智在行法中的具體表現,行法內容代表依根本智生起的差別智行法。
十地位時,同樣有金剛藏菩薩入三昧,十方同名諸佛與菩薩三種加持,令其生起演說,但不同的是,世尊不是在金剛藏菩薩入三昧前放眉間光,而是在金剛藏菩薩演說行法名稱、解脫月菩薩帶領大眾請法之後,世尊與十方諸佛眉間放光,並且光中說偈加持菩薩說法,表明十地行法已經到達諸佛成就地,此後才是金剛藏菩薩演說十地位的行法內容。
可以看出,十地位與三賢位菩薩生起行法演說的過程不相同。三賢位中雖然有世尊放光,但行法名稱與行法內容皆依菩薩力量生起,意味著三賢位行法雖然不離根本智的力量加持,但三賢位行法並未到達根本智成就,世尊並未參與菩薩說法。十地位雖然亦是依菩薩力量生起,亦未到達根本智成就,但世尊在金剛藏菩薩演說十地行法名稱、解脫月菩薩三次請法之後放眉間光,加持菩薩演說行法內容,意味著根本智的力量逐漸參與菩薩說法中,菩薩行法逐漸與根本智成就地相應。如果對比等覺位即更容易理解四位行法與根本智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等覺位回到普光明殿根本智行法中,世尊入諸佛剎那際三昧,以神通力現如來身,在《十定品》中演說十種三昧名稱,在《阿僧祇品》中演說無量法數,思惟可知其中意義。
總體上講,十地行法到達諸佛成就地,是從別教菩薩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的角度說,而非從如來地根本智成就的角度說。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要在三處證得與諸佛等同,十地位即是第二處。
智慧、知識都是有力量的,我們聽到言說、看到圖畫文字,會生起思惟,思惟就是識的作用,能進一步促使生起行為覺受。『菩薩力焰明』的『力』即是指以智慧力能生起入世間作為,生起行法實踐。
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之後,解脫月菩薩請法有三次,是從智慧成就、解脫成就的角度說;之後大眾一時同聲請法,是從入一切世間、遍一切處的角度說;最後世尊與諸佛放光令菩薩說法,是從總體上證入佛地的角度說。
解脫月菩薩請法、大眾請法都是用偈頌的形式演說的,諸佛放光令菩薩說法也是用偈頌的形式演說的,偈頌代表理性、莊嚴和喜悅。解脫月菩薩第一次請法,經文是這樣:
【解脫月菩薩知諸大眾心之所念,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
一切咸決定,勇猛無怯弱,何故說地名,而不為開演?
諸地妙義趣,此眾皆欲聞,其心無怯弱,願為分別說!……】
大眾都希望金剛藏菩薩把十地行法演說出來,這時『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聽聞大眾請法之後,以偈頌作答:
【菩薩行地事,最上諸佛本,顯示分別說,第一希有難。……
我念佛智慧,最勝難思議,世間無能受,默然而不說。】
金剛藏菩薩講十地行法太過深密,大眾難以接受,所以默然而住。『深密』不是指知識深奧,而是指身心覺受、行法實踐本身即是自性智慧。也就是說,諸法實相就在面前,在一切身心覺受中,沒有智慧就體會不到,對面而不相識即是深密。
比如世尊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什麼甚難?是說某個星球上有一尊佛稱作阿彌陀佛?當然不是!世尊是在娑婆世界成就無上正覺,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在眼前一切法中,在三十七道品行法實踐中,這是甚難。十地行法亦是如此,小智慧者不能體會,所以金剛藏菩薩說完十地名之後默然而住。說十地名意味著行法的存在性,默然而住則意味著行法甚深密。
『三請』模式在經典中並不常見,但在《華嚴經》中有兩處:第一處在十地位《十地品》,解脫月菩薩三請金剛藏菩薩說法;第二處在等覺位《十定品》,普眼菩薩在如來座前三請普賢菩薩現身。十地位是從別教菩薩道種智行法的角度說;等覺位是從圓教菩薩根本智行法的角度說。
其他經典中也有『三請』模式,《法華經》中有舍利弗尊者三請世尊說法,這是聲聞眾向世尊請法,是從化身世間轉入報身世間的角度說;上座部《阿含經》中也有三請說法,亦是舍利弗尊者三請世尊說法,是從化身世間行法建立的角度說。
解脫月菩薩與金剛藏菩薩分別是問法主與法主,兩位都是別教菩薩,名字不一樣,金剛藏菩薩代表行法生起處,解脫月菩薩代表行法成就處,之間有三十七位藏菩薩,代表行法實踐。
在等覺位《十定品》中,普眼菩薩與普賢菩薩分別是問法主與法主,兩位都是圓教菩薩,名號中都有『普』字,代表已到達普光明殿如來法身世間。世尊在這一品中演說十種三昧名稱,普賢菩薩演說具體行法內容。換句話說,等覺位十種三昧行法是由世尊與普賢菩薩共同生起的。
普眼菩薩代表住行向地四位行法的成就處,代表從破一念無明到破一念無明盡、從無生忍到無生法忍的成就處。『眼』代表自性清淨智慧應用,見一切法無所障礙。『普眼』成就是從十行位開始的,功德林菩薩等十林菩薩即從十慧世界、十眼佛所雲集,《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行法中的初行位善知識是『善見比丘』,住在三眼国。等覺位行法是普眼菩薩問法,即是以智慧力入於世間見一切法,生起一切行法實踐。普眼菩薩三請普賢菩薩,而普賢菩薩不現身,說明修行者要去除別教菩薩的清淨法習氣,才能到達等覺位。
實際上,在不同的行法階段,行法理念和行法模式皆不相同,每一次的進步都需要做出行法理念上的調整。從凡夫地轉入聲聞緣覺行法時,要把煩惱染著習氣去掉;從聲聞緣覺轉入華嚴行法時,要把共法世間的行法習氣去掉;從別教菩薩道種智行法轉入到普光明殿普賢菩薩法界時,要把別教菩薩的清淨法習氣去掉。
每一部經都有各自的行法模式和指歸,不是針對所有行法次第,不能以一部經的一句經文來作永恆的標準,否定其它。
這是不同的『三請』模式之間的差別,通過對比問法主、法主的名號、背景,以及經典屬性、說法環境等等,可以確立其中的意義。
解脫月菩薩二請、三請之後是大眾同請金剛藏菩薩說法,以及世尊與十方諸佛放眉間光,接下來是金剛藏菩薩演說具體十地行法內容,請法過程就不做銷文了。
十地位行法中除了初地歡喜地很關鍵之外,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和第十法雲地也需要特別關注。
第七地是遠行地,『遠行』是從成就模式上講的,指智慧與行法實踐是一切法所不能到達的,並非空間和時間上有多遙遠。比方說兩個人站在一起,一個是凡夫,一個是聖者,他們之間的距離就很遙遠。
佛經中講到空間遙遠往往代表種性上的距離,比如『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從空間上講的,代表凡夫外道與極樂世界之間是『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西方』代表種性成就模式,極樂世界在西方代表極樂世界是依妙觀察智、依正知見、正思惟所能到達,跨越種性上的距離要靠智慧,以智慧力跨越十萬億佛土。
佛經中講到時間遙遠則往往代表在某一法、某一種性成就之後,生起菩薩道種智行法,在無量法中生起行法實踐,用經典語言來講,即是時間上的距離。比如彌勒菩薩在未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成就無上正覺,即是從時間上來講的。《法華經》中,世尊給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授記在未來多少劫以後成就無上正覺,也是從時間上來講的。經典中經常提到的『無量劫』是指修行者從證無生忍到證無生法忍,因為要在無量法中生起行法實踐,用經典語言來說即是無量劫。
『未來』成就是指當修行者證得某一位次的行法時,進一步要在那個種性上生起無量行法,一直到入滅盡定行法,或者說,是從有功用行的行法到無功用行的行法,無量行法的成就處就是世尊授記的地方。世尊授記彌勒菩薩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成就無上正覺,是指當修行者到達兜率天內院的行法模式時,以這種模式在五蘊身、六入處一切法中建立行法實踐,這種行法實踐精勤不斷一直到入滅盡定行法,成為自知自覺的生命因素,就是彌勒菩薩的成就處。如果修行者能建立兜率天內院的行法模式,世尊就會授記這樣的修行者在未來際成就無上正覺,因此彌勒菩薩是每個修行者的未來成就處,並非某個特定的人物。
另外,經典中常會有這樣的描述:過去無量劫前,有修行者成就無上正覺,或者某尊佛出現世間。『過去』代表修行者的起心動念處,講因地發心處的種子如何生起。如《金剛經》中世尊說:我於過去無量劫前,在然燈佛所得佛授記,即代表釋迦牟尼佛一剎那的念頭生起即無上正覺的種子生起,種子生起即光明生起,光明生起即得然燈佛授記。
這是佛經中關於時間與空間所代表的意義,修行者與無上正覺的距離即是這兩個方向上的距離。修行者要在這兩個方面去生起行法實踐,才能最終與諸佛同等。
相對於第七住位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破一念無明、得一切智,第七地以後即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破一念無明盡、得道種智。第七地位以後不僅意味著三賢位成就圓滿,也意味著十地行法中的有功用行圓滿,凡夫外道、二乘聲聞、共法別教所不能到達的,因此稱為遠行地。
第八地不動地和凡夫種性、二乘聲聞種性的不動有本質不同。在凡夫種性或者二乘聲聞種性的行法中,很多都是執著不動,要麼在無想定、斷滅見中,要麼遠離一切法、不見一切法。第八不動地則是以智慧力、無加行力的行法來證得不動。
『不動』包括兩方面因素:一是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的一切法中自在出入不動,以梵行清淨自在出入一切法無所住稱作不動;二是對一切世界的一切法通達明瞭,以行法實踐精進不懈而不動。也就是說,第八不動地不是靜止在某個地方不動,而是動態的,修行者在一切法中皆可到達,不受任何一法的束縛和影響。如果有所束縛、有所影響,就還沒有到不動地。
第九地位善慧地與第九行位善法行在名字上對應,就好像初行位是歡喜行,初地位是歡喜地一樣,彼此對應。還有在《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有兩位婆羅門,都在第九位,也是對應:一位是第九住位法王子住的勝熱婆羅門,另一位是第九等覺位的最寂靜婆羅門,二者都代表智慧成就。
十地位還有一些內容,下一次再做介紹。
【上一講】 【下一講】
華嚴七十講 音頻下载
華嚴七十講 音頻文檔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