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語意》

2023-12-30

「身語意」就是我們生命當中佛法僧這三個核心的生命力量的具體表現。即三皈依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華嚴經》的三處演說分別是;菩提場會、普光明殿和入法界。這三處就是我們自性當中佛法僧生起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在我們生命的覺受當中,就是身語意一切法。

從本體的角度說,是依佛法僧生起的一切法。當我們要從一切生命體驗回到本體的時候,是按照身語意入滅盡定行法的順序到達見性位的。所以,生起一切法的順序是按照佛法僧的順序,而證得一切法到無上正覺的順序,是按身語意的順序。

「身」是指眼耳鼻舌身的一切身心覺受。「語」是代表如實知一切法。身和語都是在差別智行法當中能夠建立的,也就是身語業的這兩部分,是在差別智行法的一法一法當中能夠呈現的。

身語意的「意」很容易理解成:我的意想、我的思惟、分別,管這個叫「意」,這是不對的。我們剛纔談到,我在思念、思惟、分別,這些在「意地」的一切法,在身語意的範疇裏面,屬於「語業」的一切法。而身語意的「意」是自性地當中佛法僧的「佛」,代表本體的那個力量在生命中的具體呈現。

比方說我下意識的做什麼事情,那個下意識就是從「意」的力量直接生起的。但是演說、體驗都是自我因素能夠直接參與的。而「意」是不能直接參與的,就好像是下意識的。

我們看寺院的三個雕塑,中間是一尊佛像,左右兩邊各是菩薩像。中間的佛像代表本體、代表根本智的行法;左右兩邊的菩薩代表差別智行法。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要有三個階段證得與諸佛等同,第一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第二證諸法不空得無生法忍。這兩個都是要依賴於差別智行法去證得的。第三如來地身語意業入滅盡定行法,要依賴於根本智行法纔可以。   

所以,修行者從初發心到如來地,要先依賴於差別智行法,在一法一法當中成就生命解脫。然後在差別智行法中到達入滅盡定行法,以入滅盡定行法來到達根本智行法。到達根本智行法後,纔有可能到達如來地無上正覺。根本智行法的部分,在佛經就是普賢菩薩法界。所以如果不是依於根本智行法的,就不是普賢菩薩法界。

我們現在有些修行者認爲:我還沒到見性位,我可以直接到達普賢菩薩法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做不到的!這是妄想相。因為普賢菩薩法界必須依賴於根本智行法、依賴於入滅盡定行法才能到達。我們在後面介紹行法理論的時候,會把這塊再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