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認見性》

2024-10-12

【問】:我有一個問題,就是您說到「見性」,我還是概念不清,用詞不當。您說到「見性」前與「見性」後、虛妄法和真實法,虛妄是流轉的,真實是有生命體驗的。我的疑問是您提到「見性」後一切法是真實法,我感覺「見性」前也有真實的體驗,這個定義不矛盾,難道說我有這種看法就是「見性」了嗎?也就是說,當我在定義「見性」前看生命體驗,我沒有否認「無我」,因為有我這個身體纔有這個體驗;我也不肯定「無我」,就是我也不肯定這個東西就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它是流轉的......那見性前與見性後是指什麼呢?

【答】:我能體會您的問題,您是不是想說,我現在其實並不排斥我的身心覺受,但是怎麼確認我的這種理念是在見性前還是見性後,對不對?就是您並不排斥您現在的眼所見、耳所聞的一切法,因為它確實能夠帶來生命體驗。您的問題是,我到底是在凡夫地不排斥它,還是說我真的已經到了見性位後的真實有,對不對?

【問】:我是這個理解,我確認我沒有見性,但為什麼我的這個理解和您說的見性後的理解是一樣的?

【答】:您這問題非常好。因為有一個關鍵的東西,只要辨別這個關鍵在什麼地方,您就可以確認我這是見性位之​​前的想法,還是見性後的想法,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您只要掌握這個差別,就能辨別是在見性位之​​前的,即便我認為這諸法是實在的,那它也是見性位之前的。

關鍵的地方把它抓住就好了,就是什麼是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因為您已經體會到一切法的虛妄本身並不能給您帶來更向前的解脫跟無上正覺,它帶給您更多的是一種迴避,而您只有面對這一切生命體驗的時候,纔可能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這是確切回到佛教行法的關鍵一步,就是要確認我的這種感受是在見性位之​​前或見性位之後,關鍵的地方就是要理解什麼是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即那個我們認為這一切法是真的,是我們命名它是真實的,還是說我們要熄滅異身異時異處成就理念而得到的真實。

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在沒有安住在見性位的時候,這種理念是被允許的,它會有一個搖擺。因為修行者剛走進佛門或走進修行的時候,不自覺的會想:我下一輩子會在某個地方得解脫,我這輩子是來修行,因為這個世間是娑婆世界、是染濁的、虛妄的,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異身異時異處的成就理念。 因此,您會看到外道法裡面全是這樣的,我來這個世間,不是在當下這一法裡面,也不是在當下的地球上得解脫,而是將來得解脫,所以要異身異時異處得解脫。

「異身」就是我這輩子只要有這個色身就不會得解脫,要換一個身體纔可以。「異時」就是我當下不能解脫,必須要有人領著或換一個時間纔可以解脫。「異處」就是我在地球上不能得解脫,要到另外一個地方,譬如太陽系以西,多少個銀河系以西的某一個地方,到那裡去得解脫。這就是共外道理念,甚至於它就是外道理念。我們用它作為方便法門是可以的,但不要認為佛教就是這樣的。

聽到特別多的人講到極樂世界,直接就講在我們地球以西某一個地方是極樂世界,這全錯了,而且是原則性的錯誤。地球不是娑婆世界,而是因為我們是凡夫種性,所以看地球上的一切法纔是生滅法、煩惱法。地球存在的一切法是如來地一切法的顯相,無所謂極樂世界,還是娑婆世界。諸佛到我們這個世間,這地球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所以不能說地球往西某一個地方有極樂世界,這是外道觀點。

要知道世尊強調的佛教核心理念,就是在當下的一法中成就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是在當下,不換時間、不換地點、不換色身。

關於您提到的「證諸法空得無生忍」的理念,它的標準很詳細,內容也很多,您可以回去再查一查我們以前的講義,或者跟同學再討論討論,就是「無我」是怎樣一個概念、「梵行清淨」是怎樣的。也就是首先要確認自己在任何一法中都能得梵行清淨,然後再談自己的體驗真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