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彌陀佛接引屬於固定個體嗎?》
2024-10-12
【問】:張師兄,您說:“固定存在的就是外道,有固定個體,因為它是固定存在的本質”。假設我們淨土說往生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這個也屬於固定個體嗎?
【答】: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剛才談到很多固定存在的本質,有固定的處所、固定的時間、空間,固定個體是其中一個。
您問到往生時有阿彌陀佛來接引,這是不是固定的個體?那要看我們念阿彌陀佛,佛來接引,在您的理念裡這個阿彌陀佛是您自性生起的,還是從外面,我等了一輩子纔等來的,這裡有很多細節需要鑒別。
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對比一下,就是我念阿彌陀佛,等我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另外一個住您隔壁的是基督教徒,他說:我天天念基督,等我往生的時候基督派天使來接我。您覺得這兩個有差別嗎?如果您覺得他們是沒差別,那就是共外道的,只不過換一個名字而已。
【問】:我是這樣理解念阿彌陀佛、佛來接引的,就是您講的這個固定個體,我理解的是假設我念阿彌陀佛,然後止念、念而無念,就是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會有接引,但我不知道他的形象是啥?還有我也不理解曾經聽過的一些解釋說,阿彌陀佛就是看一尊佛像,接引的時候就是這尊像來接引,但我不覺得是一定會有形象。
我現在的問題是,之前的理解是不覺得有形象,或者說不知道有什麼様的固定形象,那您說這個是阿彌陀佛來接引,到底應怎樣理解呢?您剛才講到念「安拉」也好、念什麼也好、念1234也好,都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這種狀況,但是我理解「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意義是有這麼一個阿彌陀佛發心的,簡單講就是感應、或者跟他相通,所以會有這樣的接引;如果是念1234,我不覺得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這様理解對不對?
【答】:您的理解是對的,我來給您解釋一下,就是我們唸佛法門是「指方立向」的,要知道這是方便法門,意思是我們可以憑借一個柺棍兒,靠著這個柺棍兒來達到某種效果。
您剛才談到他不一定是一種固定的形象,這跟佛教實際行法是很接近,因為我們必須考慮到往生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還要看是指向哪一土?如果是到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這個沒問題,「方便法門」決定可以到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但是如果我們討論華嚴行法,這様可不可以到實報莊嚴土。因為《華嚴經》探討的是佛教本身本質的行法,它是指向實報莊嚴土的,所以站在《華嚴經》的角度,我有責任給您指出來,什麼是指向實報莊嚴土以上的唸佛法門。決定不是否定指向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的唸佛法門,不是的。佛教並不是在所有共外道法之外獨立的一個,不是這個意思。佛教既然有共外道行法,意味著外道行法裡的很多東西是可以給我們幫助的。這是原則,先給大家說清楚。
您剛才談到「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接我」,如果您講的「阿彌陀佛來接我」不是指的某一個具體的形象,這時你也不指望有人來接你,但你知道:一定能到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因為你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眼所見、耳所聞就是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所以不在乎有沒有人來接我,這樣的話,就可以到實報莊嚴土。反之,如果你特別在乎有那麼一個人來接引,並且這個像就是自己每天看的、家裡掛的這一個,必須他來纔可以,換個人就不行,這就沒到實報莊嚴土,可能指向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但也是殊勝的。
【問】:您的意思是說,四土之中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這兩個土是可以有形象,是這樣嗎?
【答】:對的,這兩個是可以有形象的。
【問】:謝謝!那就是說可以有形象,唸的時候可以觀,各種觀法,可以觀相去唸,對嗎?
【答】: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