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性的佛教輿行法實踐的佛教區別》
2024-01-07
【問】:您剛纔講了四種佛教:宗教性的佛教,哲學性的佛教,行法實踐意義上的佛教和麪對當下成就無上正覺的佛教。您能否解釋一下宗教性的佛教跟行法實踐上的佛教有什麼區別?
【答】:宗教性的佛教,比如民間信仰的、或者迷信的佛教,以及某些偏執的佛教等等,這些都屬於宗教意義的佛教。行法實踐的佛教,修行者從他的主觀上以某種方式想要符合生命解脫的規則,但是很有可能他的這種實踐,未必真的符合。比如現在的修行者,坐禪、唸佛,想見性、想成就無上正覺,坐禪和唸佛當然是行法實踐,但問題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到達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呢?不一定!
我們在星期六的課程裏面會給您講清楚,特別要強調因和果的問題。就是我想要生命解脫的結果,必須要確定「因地」的種子,要和「果地」的結果要對應,如果不對應,那麼在因地怎樣用功,都不會得到那個結果。所以這個行法實踐意義上的佛教也是蠻普遍的。比如我是出家師,是基督教的信徒,我也有行法實踐,我認爲會到怎樣的地步,這些在佛教裏是這樣,在其他宗教裡也是這樣的。所以要特別強調一句,我們通過《覺悟華嚴經》的學習,大家需要開動腦筋,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張師兄講的,所以就是對的,這沒有直接關係。
我們判斷一個宗教、一種說法是不是符合他本來淳樸的面目,有個最簡單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宗教的言說一定是不違背理性的。假如某一件事情是違背理性的,或是您的理性不能到達的,那就要小心。儘管我們的理性有很多地方是不能到達的,理性有時會有缺陷。但是判斷一個說法、一個宗教,是不是將您帶到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去。基本來講,按照理性是可以判別的。這就是剛纔咱們談到的密契經驗,您會不會因爲某位上師他能夠鑽天入地、某一位大德因爲坐禪,他能夠上升忉利天、兜率天,於是就和這位上師、大德一起學習。這種經驗就是在您的理性之外的。
所以,這時候您就要有一個判斷:到底是不是這樣的?這些在星期六課程裏面講到密法言說的時候,都會講清楚,什麼叫做上升兜率天?我們在座的同學經過一起學習,每個人都能上升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我們會給大家說清楚,兜率天是怎樣的,你經過這樣的訓練,就可以到達兜率天,這是您能夠體驗的。只要把這個路徑講清楚,那麼這個目標就在您的理性所能到達的範圍之內。
如果我跟您說,通過某種實踐到達兜率天,但是這個實踐您要自己去建立,如果您不知道什麼叫兜率天,也不知道什麼叫體驗,這個時候就很麻煩。所以我們詮釋宗教經典裏面那些關鍵名詞的時候,一定和體驗相關。我們承認,在理性之外還有一些我們不能到達的地方,但是靠理性是可以判斷很多事情的。所以有很多修行者,儘管是在行法實踐的範圍裏面,但是他很難到達他所要的那個成就地,爲什麼?因爲因果不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