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不受後有」的意趣》

2024-09

【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在讀上座部經典的時候,這句話常常出現,是世尊授記修行者得阿羅漢時常說的幾句話。網路導讀的建議,是這樣說:「我不會再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但我的理解是,我以清淨心看見了我的煩惱產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可做的已經做了,這個煩惱再也不會束縛我。這樣理解對嗎?

【答】:你的理解是對的。對「我不會再出生」這句話必須要說清楚,什麼叫做出生?是色身不在這個世間出現嗎?還是指:即便色身在這世間出現,也不會再受生死法的影響?因為這句話誤導了不少人,很多人認為:證得阿羅漢後,我的色身就不在這個世間出現了,這是不對的。

修行者證得阿羅漢,從大乘佛教的角度,就是:證諸法空,得無生忍,得生命解脫;「不在世間出現」是指即便色身在世間出現,世間的一切法也不會對我造成束縛和影響;這樣理解纔是對的。如果說色身不再世間出現了,實際上代表阿羅漢的成就並沒有獲得究竟解脫。為什麼?因為他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色身不能在這個世間出現,這就有一個邊界,而有邊界就不得究竟解脫。

第二個對於「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這句話,我們要解釋清楚,即什麼叫清淨的?清淨是依什麼而說的?

後面說「應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這句話整體來講是沒錯的,但是裡面還隱含著一些重要因素,需要從世尊講的話裡去理解才會更準確。

「自知不受後有」,很多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時,「不受後有」基本都是講「無我」,就是隻要有自我的覺知,有個體自我因素的存在,就沒証得阿羅漢,沒得生命解脫;若是這種解讀就是不對的。

直觀來講「自知不受後有」,第一既然有「自知」,就有自我,就有個體生命自我覺知的存在。第二「不受後有」,不是指斷除後有,而是說後面是有的,但是我不受後面一切法生滅的束縛和影響,叫「不受後有」。世尊對此有非常準確的言說,只是後來的人在解釋時偏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