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號的拓展問題》

2024-08

【問】:關於名號的拓展問題,

【答】:在佛教中還有其它命名的方式,譬如:基於體相用、佛法僧,和四智十方的方式去拓展名相。總之,無論怎様命名,名字總要包含一切法,即這一類裡的一切法。譬如菩提場會,世尊在「摩羯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處所的名字就包含三個部分:摩羯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五十三參中彌勒菩薩的住處是在「海岸國大莊嚴園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也是包括三部分;還有初地位善知識,《八十華嚴》是住「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迦毗羅衛城」,在《四十華嚴》是把它拆開了,住「此閻浮提摩竭提國恆河北岸,有一大城,名迦毗羅」,實際上,這些都是由這種定義的方法衍生出來的。

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南方無垢世界等等,都是用四智十方拓展的。名號定義拓展在《華嚴經》演說得最為詳盡,在十信位,及住行向地四位行法,十方菩薩從十方世界、十方佛所雲集,十方世界不同方位上有世界名、佛名、菩薩名,解讀這些名字的時候,方位、菩薩等是具有普遍性的屬性,需要把這些與菩薩獨特的名字等全都綜合起來解讀纔行。

在菩提場會《華藏世界品》演說了兩百個世界,妙華光香水海演說了二十層,每一層裡有很多名相,在四智十方又有世界,每個世界又有二十層,每一層都有世界名、菩薩名、那個世界的景象都是畫面性的,場景化的。應如何解讀?就是把四智十方的屬性加進去,把體相用的屬性加進去,同時將那些世界裡的菩薩名等所有屬性綜合起來解讀。這時再看《華嚴經》普光明殿等覺位《菩薩住處品》講到的十方世界,各個道場,及各道場裡的菩薩名就不一樣了。

所有都是根據種類和種差的方式定義名字,問題中談到的將「用」的名相去對應「本體」的力量,根據什麼規則去建立、拓展的問題就說清楚了。

「體」不是虛妄的,千萬不要去找這一法之外還有一個「體」。「體」和「用」要綜合在一起去看,「體」和「用」裡有一個具有普遍性,有一個具有獨特性。

【問】:如果沒有可用的名字了怎麼辦?

【答】:那就自己再加進去。我們在座的修行者將來成就無上正覺的時候,自己是可以往裡面加名字的。大家記住一點,修行者運用名相言說的能力,就是智慧的能力。

譬如:一個桌子,一種水果,若要描述它,對於沒有經過訓練,他可能用十個、八個字就說完了;但如果是無上正覺的成就者,或世間自然學科的博士,就不一樣了,他的描述就會有規則、有次第的一個一個解釋清楚,對一小小的物體甚至可寫出幾萬字。所以説運用名相言說的能力就是運用智慧的能力。

龍樹菩薩就有這個能力,所以他集結出來的《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世主妙嚴品》,裡面那麼多名相、菩薩、眾生的名字,都是龍樹菩薩為了展示這種規則,根據他自己的證量,根據四智十方這種佛教特定的方式演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