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補特伽羅?》

2024-1-27

【問】:您在答疑中提到,我們這一生結束以後,轉世的是補特伽羅,而不是宗教或者民間所說的靈魂。補特伽羅源於根本無明的力量,而非一念無明。所以下一輩子我們會帶有前世的習氣,但不會記得前世的具體事情。因爲這些記憶屬於一念無明的範疇,臨命終時會隨着第六意識的壊滅而消失。但是國內外都有關於再生人的記載,他們不但記得前幾世的事情,比如自己前世是怎麼死的等等,甚至還認得前世的家人,對於這些我們該怎樣去理解?

【答】:這是關於補特伽羅的問題。佛教思想裏的如來藏一切法、自性,是非常見、非斷見,佛教本身也是非常見,非斷見。

「常見」什麼意思?「常見」就是生命當中有那麼一個東西是不滅的,像外道講的靈魂。我們以前也談到過,就是我怎麼知道它是常見,爲什麼說外道講的靈魂是常見?因爲當我們談到下一輩子到哪個地方的時候,要有一個體驗上的連續性,我要記得這一輩子,否則的話怎麼知道下一輩子我在什麼地方呢?

比如我往生到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這裏講的是基於民間信仰的極樂世界,跟佛教原本的思想不一樣,是民間信仰裏講到的我下輩子往生極樂世界。現在的問題是,當我們真正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你怎麼知道是這一生的你往生到那兒去的,這中間就要有一個生命體驗的連續性。你必須記得這一輩子的事情,否則你就不知道那一個就是這一輩子的你。好像我們睡夢中醒來的時候,我知道昨天我做什麼了,所以我知道現在的我就是昨天那一個,它有一個生命體驗的連續性。特別是識要有一個連續性,這個識就是靈魂,而佛教是反對這個理念的。

這在我們宗教性佛教裏對這部分說的特別多,儘管我們不用靈魂這個詞,但是意思相同,都是共外道的。世尊原本的講法「非常見」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因爲你沒有辦法說下一輩子一定記得我這輩子是怎樣的,如果你一定認爲有一個靈魂是能在這一色身壞滅之後,到下一輩子去,到下一個身體上去,佛教就管這個叫「常見」。並且這裏還有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我的色身裏面有那麼一個確切的東西叫「自我」。這個「自我」可以離開色身,自己單獨存在,單獨跑出去到另外一個身體上去,這就是外道的「二元論」

世尊在上座部經典裏就講到這件事,當我們這個色身壞了的時候,那個識本身是不是要原本的把這一生的所有的經歷,記憶帶到下輩子去? 佛教對此是反對的,因爲這是「常見」。而認爲人死了就沒了,就是「斷見」。

這裏就有一個問題,我們的六道輪迴到底是誰在輪迴?在佛教就是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是生命本身在諸法輪轉時的核心力量。我們不能管它叫靈魂,因爲靈魂必須保證跟你前一世的體驗要有連續性。所以補特伽羅是自我因素的一種力量,是生命流轉過程中的力量,在佛教叫業力,就是自我生命的力量。業力的範圍很大,因此不直接用靈魂這個詞。

談到國內外有些關於記得上一輩子的事,所謂再生人的記載,有的說的很清楚,還認得前世的家人。關於這點在佛教的理論裏面沒有明確的說,你下一輩子一定記得或者一定不記得。另外共法世間一切法,就是我們一切法的普遍存在本身,它能孕育生命,而時間和空間代表體驗,當個體的生命面對一切法的時候,會有一種機緣能夠看到以往的,或者在時間空間裏有這種事件的存在。這個例子裏談到的再生人,他有一個確定性。

我們舉個例子,比方我是再生人,所以我能指出來我的上一生是如何的,因爲我的生命體驗是基於一切法普遍存在的,意味着在這一切法的普遍存在裏面,當我把時間空間裏面所有發生的事情看清楚的時候,他所指的不是基於具體的個體生命體驗而言。也就是當我說認識前世家人的時候,我是怎麼知道那個就是個體的「我」的具體存在?而不是另外一個人?因爲當我看到那一個的時候,自我本身是以那種模式生起的,所以我當然可以認爲那個就是我的前世。但是你也可以認爲這在時間空間裏面,是以一種體驗的形式呈現出來的。

再舉個例子,比如修行者到達登地位的時候,用佛教的密法言說,就是能夠深入龍宮,甚至能夠打開南天鐵塔。當我們到達登地位以上的行法次第時,以智慧力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能夠證得生命解脫,乃至無上正覺。作爲修行者若證得登地位,乃至七地、八地時,再來看龍樹菩薩如何在龍宮集結《華嚴經》,就會和我們在見性位之前所體會的龍樹菩薩在龍宮集結《華嚴經》完全不同。龍樹菩薩如何集結《華嚴經》的?爲什麼《華嚴經》是這樣集結的?中本華嚴、上本華嚴的成就境界是如何建立的?等等這一些,當修行者到達登地位的時候,所有這些也都會在我們的生命體驗當中呈現。

那時我們每一個修行者都會成爲龍樹菩薩。你再講《華嚴經》,再講中本華嚴、上本華嚴,你都會清清楚楚的把它講出來。這時從個體的生命體驗角度來講,我們自己是不是龍樹菩薩,說是和不是都是沒辦法講的,因爲我們是基於如來地的一切法去說的,就是非一非異的。也就是龍樹菩薩的所有法,都可以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體驗當中呈現。那時沒有人在乎我是龍樹菩薩,或不是龍樹菩薩,因爲修行者與龍樹菩薩、諸佛菩薩是非一非異。

再回到國內外有再生人這個問題,就容易理解了,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確認他就是那一個;但是從他的表現來講,他就是那一個。至於爲什麼他的記憶會被其他的生命捕捉到?大家證到登地位就明白了,諸佛菩薩所有的生命體驗,在迴向位,登地位以後都是通通可以體驗到的,我們自己跟諸佛菩薩也是非一非異的,乃至於輿所有衆生的生命體驗都是非一非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