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階段與康德的義務主義相似嗎?》

2024-01-20

【問】:第二個階段與康德的義務主義相似嗎?

【答】:這是跟哲學相關了。第二個階段與康德的義務主義不一樣。康德的哲學裏,講純粹理性的問題、實踐理性的問題,有些跟我們的行法理論有類似,但很難直接對應。

我給您一個大概的說法。比方說我們現在講的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乃至於到第三階段,從康德的思想體系來講,基本要符合純粹理性階段、純粹理性批判的說法。若從等妙覺位的根本智的行法生起一切生命體驗;或者從梵行清淨生起一切生命體驗的角度來講;就是主動生起面對一切法的行法實踐。而《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它又和康德講的實踐理性批判類似,所以要看您怎麼去辨別它。

讀康德的哲學會對您有幫助,但是很難一一對應。我們以前談到過,當我們面對一個思想體系的時候,要回到它本身的思想體系裏面去面對這些法,否則很難彼此直接對應。

我們現在學習《華嚴經》是按照龍樹菩薩的方法。總體來講,行法實踐也好,還有哲學也好,像康德的哲學是很全面的。凡具有全面思想體系的哲學,無非要演說三樣東西,這跟我們佛教是對應的:第一是一切法的普遍存在;第二個是自我因素的存在;第三個就是自我因素如何生起生命體驗,如何認識一切法。所以完備的哲學體系也是涵蓋這三樣,《華嚴經》也如是,都要涵蓋生命中的一切法,但是彼此很難做直接的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