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本體就是西方認知的上帝,其中誤解的原因?》

2023-10-21

【問】:目前中東打得很厲害,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多年的紛爭,你死我活。我們不太瞭解他們的《聖經》、《古蘭經》的教義。他們所說的上帝,是不是就是我們的自性本體?他們所執唸的如此顛倒,是否也是因為經典解讀的問題?把《聖經》或《古蘭經》依文解義了,不瞭解密法言說,所以把上帝當成外來的一個統領的神,並使之成為一切違反人性的行為,甚至成為戰爭的堅固理由。可否請張師兄詳細講講其中的誤解。

【答】: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要把它說清楚,我們需要談幾個關鍵的地方,“他們說的上帝是不是我們講的自性本體?”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生命當中有三樣東西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我們把這個講清楚,才能談他們講的上帝到底是怎樣的。

生命當中的這三樣東西是以本體的形式存在:上帝、自我、生命解脫。當然依照這三個亦可以規定出其它的東西,但核心就是這三個。本體的東西沒有辦法用肯定的形式去說,比方說,我們沒有辦法用肯定的方式說上帝就是誰,或者講我就是誰。

佛教理論中的本體是如來地、自性,無生無滅,非染非淨,非一非異……等等,非生非滅是不依賴於個體生命的作意思惟參與,它是一種普遍存在,本然的存在。因爲沒辦法參與,所以沒有辦法講是有生滅。修行者要證自性地不生不滅,千萬不要在一切法之外再找一個不生不滅的個體,沒有一樣個體是不生不滅的,一切法的普遍存在,就是一切法本體的呈現。所以本體不是用肯定的方式去說。

所以,十信、十住位之前,以否定自我知識、經驗、體驗的方式生起行法實踐,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堅信性是自我的本體,沒有辦法說自我是這一個或者那一個,而必須要說自我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用否定的方式去講。生起生命一切法的力量本身就是本體。這個力量不是山河大地,也不是自我的某一法。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在講的這個意思,這是為了讓我們見證生命當中本有的一切法,而設立的行法理念,只能用否定的方式去表達。

從《聖經》、《古蘭經》經文本身的角度去講,上帝就是本體,可惜的是依照《聖經》和《古蘭經》的修行者,是不是這様看待他們的上帝?包括我們大多數的佛教修行者,看待自性是否跟他們看待上帝的模式是一樣的?《聖經》、《古蘭經》的修行者把上帝作為一個確實存在的個體,講“是偏愛我們的,不是偏愛你們的......”。這就把本體的概念、以及如何認識本體的方法,從原則上搞錯了,將遍一切處、遍一切法的力量,在差別智的行法裡,以個體的體驗,給它劃一個範圍佔為獨有了,這就是錯誤所在。

宗教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經典解讀要回到經典本來的意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允許宗教的存在,允許以這種方式去解讀經典,儘管是錯的,但是沒辦法。也正是因為對經典解讀上的錯謬,才會造成修行者很多錯誤的行為,這些戰爭就是對經典的解讀錯謬造成的。

從《聖經》、《古蘭經》的角度看,上帝都有在世間呈現的事例,他們認為的上帝有在我們這個世間具體呈現的個體,比如,耶穌是上帝的呈現,而我們要看清礎的是,上帝是講本體。

佛教理論中講到如來地、自性、根本智是能夠生起一切法的,也就是說,生命當中普遍存在的一切法皆是自性所生。如果你說這一法是自性所生,另一法不是,只能說明你講的那個是自性所生的,也不是自性所生,或者說,你並沒有真正認識到它為什麼是自性所生?因為你認為這一個是、另外一個不是,這在原則上就違背了自性的規定性,自性法的規定性則是,它遍一切處,入一切法,也就是如果你認為這一法是,那麼那一法也一定是。

對於修行者,如果你認為在地球上、在當下不能成就無上正覺,不能成就生命解脫,那麼你認為的極樂世界,在下一生,在另外一個處所,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也不會出現。如果你認為在那個地方,異身、異時、異處能成就生命解脫,那它一定在當下也能成就,因為它們都是自性法。

我們要強調的是,討論某一個概念的時候,要把它分成兩塊,一個是從本體上去討論,一個是從體驗上、從個別呈現上去討論,這様就不會出現錯謬。若把這兩個揉在一起,就容易出現錯謬。自古以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絕大部分都是把這兩個揉在了一起,有的是從本體上講,有的是從體驗上講,因爲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形成了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