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懂中文的如何引導學習華嚴經?》

2023-10-28

【問】:對於不懂中文的,又非常希望學到華嚴智慧的人天衆生,有什麼好的辦法?

【答】: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要看他是什麼樣的背景。比方說如果是一個學生,年紀很小,確實不容易。因爲佛教的無上正覺是以理論化、哲學化、系統化思想體系的形式呈現的。如果是年輕的學生,他沒有那麼多的生活經歷,很多時候就很難體會這種理論化、系統化、思想體繫到底對他有什麼用,因此不容易。

如果是有經歷的、受過很好的教育的,不妨多瞭解一些哲學思想,可能對他會有幫助。儘管哲學跟我們的佛教行法理論有些差別,但是在表現形式上是很像的,哲學有很多是知識性、方法性的,但在佛教則更強調體驗性。

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經典的詮釋,最終必須要回到體驗上來,或者說我們要以生命體驗、行法實踐的方式對佛的經典做出詮釋,而不是知識性、概念性的詮釋,所以是行法體驗性的詮釋纔可以。但是在哲學裏面,可以通過知識性的詮釋來獲得,所以也是有幫助的。假如他具有哲學的背景,能夠瞭解這些思想體系的話,再來學佛教也是可以的。我們也可用英文給他講清楚。

【您點到我實際的情況,青少年有興趣去探索,在她形成自己的行法理論之前,直接引薦一些華嚴的概念,但我擔心自己講的不到位,不如讓她增加一些批判性的思惟模式,學一下西方哲學發展過程,打下辯證思惟的基礎,再補中文,然後再學華嚴,是這樣嗎?】

可以的,但這個過程可能比較長一點,您給他的建議是沒問題的,比如對年紀輕的學生,遇事要理性。理性的意思,第一個要保持不受它的影響,不要感情衝動。第二個要把它看清楚,它是怎麼生起的,爲什麼對我有影響?最終目的是怎樣的?我如何能夠把它解決?總之要保持理性,年紀輕的孩子們先走入哲學,再走入佛教,這種方法很有用的。等到她學識再積累一些之後,逐漸進入到佛教領域中來。我認爲這樣可行。

要提醒她,把宗教型的東西和經典本身實際性的東西要分開,宗教型的有什麼特點呢?第一個它有超自然的力量,就是在你的生命體驗之外,有一些神奇的力量;你沒必要到達,也沒有辦法到達,這是宗教。第二個有宗教經典;第三個有神祕的體驗;第四個有它自己固定的形式;這些都是宗教型的。而我們佛教或者說宗教本來的意義,是要解決生命中的問題,並且要到達解脫和無上正覺。

所以當我們講宗教是一種教育的時候,這句話的本身是對的,但是必須要把解讀宗教經典的方式和過程,要符合教育的定義纔行,不能只有這一句話,而在解讀經典的時候,還是按照宗教的形式去解讀,那就不對了。

當我們把佛教當做教育,就要符合教育的形式和原則,不要強調一些神祕的力量,超自然的力量,以及奇蹟,天上掉餡餅等等。宗教範疇的都是強調超自然的、奇蹟、神祕的那個力量。而教育領域的宗教理念,經典則是要在行法實踐、在生命體驗當中能夠落實的,並不強調奇蹟,因奇蹟是出於凡夫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