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經院裏三果以上的成就者,是指聲聞乘的嗎?》

2023-10-28

【問】:李炳南居士說,在譯經院裏面,有很多人是三果以上的成就者,那這個三果是聲聞乘的嗎?

【答】:在原始佛教裏世尊講到的三禪、三果,三果就是阿那含果。這裏提到的譯經院指的是羅什大師的譯經院,和玄奘大師的譯經院,說裏面有很多都是三果以上的,這個問題若要搞清楚,就要問李炳南居士纔行,我沒有辦法對他講的這句話做評論。

但從另一個角度,如何理解這些譯經院是否有很多三果以上的成就者?首先要清楚這裏的三果是依照哪個行法理論的?是依照聲聞種性、菩薩種性、還是無上正覺華嚴行法的種性?它們各不相同。

上座部經典裏講聲聞種性的三果是阿那含果,講的是不來。『不來』的意思是世間一切法對他沒影響,雖然還做不到像阿羅漢那樣,但是他能作意思惟一切法對他沒影響。而菩薩種性的三果,如華嚴行法的十回向位,這個三果那是了不得的。

總體來講,過去的成就者能夠到達華嚴行法十行位,或以上,成就者是非常少的。可以講一隻手就可以數過來,甚至是很難找到的。從有註解的這些大德來看,很難說有哪一位真的到達了十回向位。爲什麼呢?十回向位以後是到達金剛種性的,這是從華嚴不共別教的角度去講三果的成就。到達十回向位的時候,得金剛種性不僅能言說世尊講的一切法真實義,還要能夠集結經典。集結經典意味着必須對佛教的密法言說以及行法理論、行法次第要有非常準確的理解。

在《入法界品》的第六回向位,鞞瑟胝羅居士就能夠打開如來地一切法寶塔的門。我們知道龍樹菩薩入龍宮,能打開南天鐵塔,金剛薩埵賦予密法,就是那個塔。修行者到達第六回向位能夠把那個塔打開,得金剛種性。而從過去修行者們的註解來看,很難確定哪一位修行者已經到達十回向位,所以若從不共別教行法的角度來講,三果以上不存在。如果從根本智行法的角度去講,則要到等覺位,那就更沒有了。

所以,如果說譯經院裏有很多是三果以上的成就者,那個三果最多就到達華嚴行法的十信位,不會再比這個更高了。當我們到達不共別教的十住位以後,就證得阿羅漢,就能夠將佛陀所講的真實法義呈現出來。實際上我們很難見到過去大德們的註解能夠把諸佛世尊的真實義講出來。

李炳南居士說在譯經院裏面有很多都是三果以上的成就者。這個說法很容易,這也是現在的修行者經常採用的方式,就是給某一位修行者貼個標籤。因爲標籤很便宜,如說誰誰是佛菩薩再來的,誰證得了金剛種性,誰是金剛阿闍黎等等,這個大家不能當真。可以從註解、言說、行法理論、行法次第的呈現上去判別,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應該就不是了。

如果我們對他們的讚歎是出於一種鼓勵,一種增上是可以的,不是錯誤的,但不要當真。要當真的話,就一定要拿出具體的言說,拿出行法理論、註解,才能確定是否到達那個成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