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智的規定性不是一成不變的》
2023-10-21
【問】:對於四十類圍繞眾有沒有器世間這一類,我是這様理解的:包含器世間的四十類是從如來地的角度來說的,是從如來法身世間的角度來分類的。沒有器世間的四十類是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說的。麻煩張師兄看看這麼理解對不對?關於十住位十類眾生的部分還沒想明白。
【答】:我們不要用“對與不對”評價自己的理解。剛才我們談了根本智的規定性,也談到按照四智法的方式生起清淨世間一切法,這是我們佛教思想體系所建立的。根本智的規定性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將來我們成就無上正覺,如果再去集結《華嚴經》的話,可能不需要用四智法,或可以用別的,所以不是“對與不對”的問題。
我們只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世主妙嚴品》為什麼是這樣集結的?然後在行法實踐中去體會《世主妙嚴品》為什麼要那樣講?即便它有缺文,也不影響我們能夠看懂它,甚至能夠把缺的那一塊給補齊,這様就可以了。
例如,六十華嚴,和八十華嚴有缺文,我們憑什麼標準把缺的那一塊補齊,就是憑根本智的規定性,當瞭解無上正覺、生命解脫一切法是按這個方式建立時,瞭解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能知道經文在哪個地方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