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理思惟生起的結果是染着的,而其體性是清淨的》

2023-10-07

【問】:世尊對他的背痛也是有苦受的,但他不會因爲這個苦受而受到任何的影響和束縛。那我們說見性,是不是說要看到一一法每一法都是本自清淨的纔是見性?

【答】:本自清淨的『本』是指依於根本智的。比方說貪嗔癡慢生起之後,不是別人說它是清淨它就是清淨的,而它是依於自性法的力量生起的。

梵行清淨的『梵』是具有本體的,根本智屬性,代表本體的清淨。從是否如理思惟的角度講,貪嗔癡慢在佛教裏就是不如理思惟。衆生的不如理思惟生起貪嗔癡慢,由貪嗔癡慢生起染着生死煩惱。所以不如理思惟生起的結果是染着的,而不如理思惟的體性是清淨的。

【問】:剛剛您講到佛陀他也會背痛。但是我不知道從哪裏得來的這種概念,就是說當一個人証悟、見性,或者達到某一果位的時候,他們的覺受跟我們的覺受是不同的。這種概念是錯誤的嗎?

【答】:這種概念是錯誤的,因爲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法就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諸佛世尊的眼耳鼻舌身的那種身心覺受和您是沒差別的。您的這種觀點可能來自於對密法言說解讀的誤解,因爲經典中常常講到証得阿羅漢之後『灰身滅智』,或証得阿羅漢之後,一切法都已『寂滅』,往往這樣會使我們容易形成一種錯覺,認爲阿羅漢不會頭疼、不會腳疼,不會的!經典演說的意思是,証得阿羅漢的修行者不會被這些背疼,頭疼,腳疼所影響。

【問】:我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証到某一果位的時候,如果這裏有一大火,我們普通人手放在火上肯定是會被燙傷,而証到果位的人,他們還會嗎?

【答】:他也會燙傷的,您放心吧。世尊在上座部經典裏談到過這個問題,我們是有經典依據的,修行者証得之後,非是沒有身覺,一樣是有身覺的。所以您剛纔談到,如果諸佛菩薩把手伸進大火裏面,諸佛菩薩的手不會受傷,實際上,不會不受傷的。

沒關係,對此可以存疑。您自己再去找經典,直到考慮清楚爲止。在《楞嚴經》裏面,世尊講了『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五陰是什麼意思?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法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法,所有不管是苦痛,還是舒適,百骸調適這些感受都是妙真如性,沒有差別的。我們上節課提到過文殊師利菩薩與世尊的對話,講到証諸法空時,文殊師利菩薩講,如果諸佛境界跟我們是不一樣的,說明諸佛境界不平等。文殊師利菩薩說 『諸佛境界是在衆生煩惱中求,衆生煩惱界即是諸佛境界』。

所以您不要想着說,我証得阿羅漢了,我把手放在火上,火不能燒,我從山上掉下去,於是乎我懸在空中,不是這樣的。如果佛菩薩能夠把手放在火裏火而不燒,說明佛菩薩跟我們衆生是不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