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智行法與差別智行法》
2023-9-23
【問】:我有兩個小問題,就是體驗對我來說好像還是有點籠統,很抽象,您能不能讓我可以更清晰的去理解它。比如說我們遇到一件事,在一一法中去看貪嗔癡慢的生起,或是開心的生起,有時會有些體驗,但是總覺得自己的體驗是非常零散的。之前您的答疑,聽了很歡喜,覺得我也可以去扒拉扒拉我的那些小的磚頭瓦塊,可以管理管理。但是覺得好像還是不成體系,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根本智的行法,因爲現在做的都是在一法一法 中去體驗的,而不知道根本智的行法,在二十八講裏,您專門有一個表格,很重要,但現在感覺好像還是很模糊,不知道可不可以祈請您再給我們講一講?
【答】:是根本智行法與差別智行法這一塊嗎?
【問】:對,好像現在我們做的都感覺是在差別智行法?因爲當遇到一件事情,或遇到一個什麼情境,可以通過所學的佛教行法去處理它、去管理它。但是對於根本智,我覺得還是很模糊。
【答】: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判別哪一塊是根本智行法,哪一塊是差別智行法。從我們自己來講,實際上您是沒有辦法直接生起根本智行法的。一個簡單的判別方法,根本智行法是指能力,差別智行法是指能力的具體表現。因爲您沒有辦法不通過差別智一法一法的訓練,而直接具有某種能力,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要分開。在某一法訓練的過程裏,您是可以動腦筋、通過思惟、通過實踐、通過不斷的嘗試,這都是在差別智行法裏面的,道種智行法是指這一塊。
在這過程當中,您會形成一種總體的能力。比方說貪嗔癡慢裏貪這一法,貪其實是一種能力,是根本智的能力,只要有個體生命的存在,就有貪的力量。但是我怎樣把貪去掉,你沒有辦法把貪去掉。您只有在針對我貪某一種東西,具體的那個項目的時候,纔可以去權衡說我該不該貪,怎樣在貪的過程中獲得梵行清淨,所以這是要分開的。在這過程裏,您會形成一種總體的能力,就是在這一類力量生起的時候,我用這樣的方法能夠應對它,得梵行清淨,這是您自己構建的模式,所形成的一種能力,這個能力逐漸到達入滅盡定行法的時候,就成爲您自己的根本智。
過去的善知識,一千多年前的大德,在他們的註解裏面談到過一個觀點,就是差別智的行法是不能到達根本智的,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爲我們所有的行法實踐都是在差別智裏面去建立的。如果他不能到達根本智,意味着我們就不能在下一次的生命裏重新生起。所以這要分開,爲什麼要有入滅盡定行法?入滅盡定行法就是通過不斷的訓練,形成一種習慣的力量,而習慣的力量就能到達根本智。我們真正的生命要穿越生死,說到底是要靠根本智的力量去穿越的,差別智的力量只是在面對某一法的時候,有一個訓練的過程,這要把它分開。
剛纔講到根本智語言,根本智的語言的面積太大了,在七十講的《入法界品》,我們把根本智語言-密法言說的部分講清楚了,您可以到那去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