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轉空有法觀察諸法》
2023-9-23
【問】:講到空有法觀察諸法,我基礎淺薄,希望張師兄詳細講解一下,是不是需要補讀一下《瑜伽師地論》?
【答】:《瑜伽師地論》是將初發心到如來地,分為十七個行法階段,它對各個行法階段都做了詳細說明。如果有時間和精力,學習這部論當然非常有幫助。學習這部論的核心在於掌握彌勒菩薩或無著菩薩,是如何做到在各個行法階段都能夠如實知,如實體驗,怎樣做到概念準確、次第清晰,系統完備。《瑜伽師地論》有一百卷,如果是以知識性的方式去學習這部論的話很容易混亂,它定義了非常多的名相,所以若只關註在細節,而沒有關註在集結這部論使用的原則和方法,就容易迷失。
和我們學習華嚴經一樣。自古以來學習華嚴經的修行者非常多,但是真正走入華嚴經的修行者非常少。如果不從龍樹菩薩集結華嚴經的原則和方法入手,不從整部華嚴經的結構入手,就很容易就迷失在浩瀚的文字中。
《瑜伽師地論》是解說性質的,它和經的差別在於,論的很多內容很直白,可以直接說清楚。經不一樣,裏面有很多密法言說。我們平時講話是差別智的語言,差別智語言是世間語言,而密法言說是生命體驗的語言,是根本智的語言。
假如我們明瞭密法言說如何生起,就能知道修行者入滅盡定行法之後,那種生命體驗是否符合生命解脫與無上正覺。我們在七十講中的《入法界品》部分,對密法言說有過比較詳細的解釋,大家可以去參考。
入法界品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總體來講都是以密法言說的方式來說的,古往今來幾乎所有學習華嚴經的修行者,很少會把《入法界品》按照密法言說的方式來解讀,絕大部分人在講這一品時,都認為這一品是整部華嚴經中最容易解釋的一品,因為它都是善財童子經歷的一個一個的故事。這種解讀對華嚴經來講是原則性的錯謬,不是細節上的錯謬,以這種方式去學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完全不是華嚴經所要表達的意義。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參都是按照密法言說的形式去說的,是根本智語言,每一參都可以在我們的行法實踐當中去落實,都能生起那種體驗。我們必須在行法體驗中來解讀入法界品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纔是華嚴經本來的意義。
因此,關於這個問題,要強調的是,《瑜伽師地論》可以學,但要有一個學習的原則和方法,否則的話很容易迷失在文字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