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思想體系是否還可不斷拓展》

2023-11-11

【問】:西方哲學即使在康德和黑格爾之後,還有不斷的發展變化,《華嚴經》在圓滿的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建立之後,佛教理論就到頂峯了嗎?或者如普賢菩薩所言,世界無盡,衆生無盡,行法也無有窮盡?

【答】:這是從後臺轉給我們的問題。我給大家說一下,後面這一句是沒錯的,正如普賢菩薩所言,『世界無盡、衆生無盡,行法實踐亦無有窮盡』。前面講到,「西方哲學即使在康德和黑格爾之後,還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這個也沒錯。「《華嚴經》在圓滿的行法理論、行法次第構建之後,佛教理論就到頂峯了嗎?」沒有。站在龍樹菩薩《華嚴經》的角度來講,《華嚴經》是完整的思想體系,從《華嚴經》本身的行法理論、行法次第思想體系來講,從總體的構架角度來講,這個思想體系是完整的。

但詳細講,《華嚴經》若按照這個思想體系再拓展,還是有很大空間的。龍樹菩薩的《華嚴經》,畢竟是公元二世紀三世紀時候的經典,我們還是有很多的言說可以圍繞着華嚴行法理論、行法次第來展開、來延伸,譬如我們現在給大家介紹的根本智行法、根本智的規定性,這些都是符合華嚴行法理論的。但是您在讀《華嚴經》的時候,它不會明確的這麼講。我們是從《華嚴經》的演說方式中提取出來的,轉變成我們現在能理解的語言,這個方式就是對華嚴行法理論的拓展。

所以《華嚴經》的行法的理論,思想體系,結構是完整的,而他的言說是可以不斷拓展的。如果從衆生的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的角度來講,我們在座的修行者,當我們到達十回向位後,能夠深入龍宮打開南天鐵塔,有很多經典都是可以集結的。當我們到達無上正覺的時候,也可以依照般若智慧構建思想體系,而那個思想體系不一定跟《華嚴經》的思想體系結構是一樣的。

但是無論哪種思想體系,必須要符合三個條件,1.要包含生命中的所有法,2.要把一切法和一一法之間的關係說清楚,把思想體系裏面所用到的核心理念說清楚,3.要和生命體驗相關。

所以我們每一位在座的修行者,當成就了無上正覺,最後都有這麼一個工作,不一定是圍繞龍樹菩薩的《華嚴經》去構建,但可以構建一個新的思想體系出來。所以沒有佛教理論到逹頂峯的問題,就是我們可以依照不同類型的衆生,構建不同的思想體系。關鍵是這個思想體系必須要符合那三個條件,要能夠讓衆生依照這個思想體系,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

西方哲學,在康德和黑格爾後,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但無論怎樣的發展和變化都離不開兩樣東西。一個是本體論,一個是認識論。在認識論領域,康德構建的思想體系,輿黑格爾構建的思想體系,說法方式是不一樣的。但都包含了生命中的一切法,作爲思想體系的屬性是一樣的。

所以儘管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也並不意味着在這個思想體系之外還有東西,不是! 它是依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衆生,必須要有不同的演說方式。我們在座的修行者將來成就無上正覺時都有這個責任,佛教的傳承,佛教要有利於一切衆生,皆有賴於修行者的正知見、正思惟,有賴於修行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