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行法精進》

2023-11-11

【問】:我每次做完一個功課之後,就會有一個休息期,一般持續一個月到兩個月不等。在這期間我會去看電視劇,去聽歌。看電視劇大概看十到二十集,也就不想再看了。之後持續十天半個月纔會進入到下一個學習階段。這麼多年基本上都是這種狀態。我的問題是這種狀態是我個人的習氣,還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第二個問題是在沒有學習《華嚴經》之前,常用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去對治,但發現沒有效果,以前學的這些東西,我都沒有辦法去對治它。請教張師兄,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跳過,或者可以縮短這個休息期,直接進入到下一個學習階段呢?

【答】:設定一個休息期,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如果它不影響您的梵行清淨,爲什麼不行呢?要知道十住位以後的行法,我們是在當下的一切法中成就無上正覺的。反過來講,是在差別智、菩薩道種智行法裏面,依賴於某一法對我產生影響,我在這一法生起的時候能獲得梵行清淨,得生命解脫。

第二個是能如實知,如實體驗,如實管理這一法。如果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對您沒有造成困擾和束縛的話,您爲什麼要去終止它呢?這可能跟很多大德給您的建議不一樣。單就這件事情來講,如果它沒有對您造成特別的困惑,比方說產生一種情緒等,我不覺得它是一種很大的過失。

因爲妄想本身不是凡夫衆生纔有的,一切衆生成就無上正覺最初的力量就是妄想。試想如果沒有妄想,爲什麼要成就無上正覺呢?我從不是無上正覺,到成就無上正覺,最初就是從妄想開始的。所以不用懼怕妄想,怕的是這一法對我造成影響的時候,我不能擺脫它。

所以如果看電視、聽音樂沒有對您造成影響的話,我不覺得它是一種很大的過失。當然您要注意您的健康,眼睛,這是從這件事的角度來說的。反過來,怎樣才能休息時間短一點,能很快的進入到下一個行法實踐階段。進入到華嚴行法十信位、十住位以後,就相等於極樂世界是成就到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什麼意思?在十住位經文裏面,初住位就講到了,「菩薩樂住生死法界」,「樂」代表快樂的樂,這個「樂住生死法界」,有這麼一個屬性。就是在您當前的行法裏面,行法實踐。對您來講還是一種我需要作意去做的一件事兒,我需要去看電視、聽音樂,這些有時還是能吸引我的。

所以我建議您要逐漸的體會行法實踐,或者是某一種類型的,適合您的行法實踐,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當它給您帶來的快樂能夠超越電視劇給您的快樂時,您就不需要休息期了。

其實我平時也聽音樂,我以前是古典音樂發燒友,但現在漸漸的不聽這麼多了,但我還在聽,並不是每天我都紮在《華嚴經》裏,不是這樣的,但是我發現,那些帶給我的樂趣遠沒有《華嚴經》給我的樂趣那麼持久。比方看電視聼音樂的時候,如果那個電視劇在網絡上少了一集或者人家本來有二十集,網上纔有十集,您找不到另外十集,就沒辦法往下看了,這就是您的快樂是依賴於外面條件的,這個不是錯誤的。因爲我們要想生活,必須依賴的外面的條件。

《華嚴經》是另外一種方式,我是依賴於對它的思惟,來感受這種思惟帶給我的快樂,當自內生起的時候,是穩定且持久的,所以不依賴外面的東西,這是兩種方式。

您現在的方式也沒有什麼過失。但如果能逐漸的增加《華嚴經》,或者其他理論家、思想家的哲學思辨給您帶來更多快樂的話,也許慢慢就能轉過來了。

作爲佛教修行者,其實不要把目光只盯在佛教這個圈子裏面。因爲佛教是覺悟的宗教,我們要儘可能的增加我們自己的生活內容。比方我們可以多看佛教經典,善知識演說,其他的哲學思想、心理學等,都可以看的。但是我們需要規範關注的方法和所要的結論。通過學習,要能體會到他的講法裏哪些對我是有用的,哪些是和佛教經典相契合的,能幫助我們構建起自己的無上正覺思想體系。這時漸漸就能擺脫電視和音樂對您的吸引了。

【問】:我剛開始看電視的時候,覺得它對我去處理各種關係是有智慧幫助的。但是爲什麼看着看着就不想看了,就覺得我不應該再去看這個了,應該去學習了,爲什麼我心裏邊感覺有點對不住自己呢?

【答】:那是因爲您這個方法是把閱讀經典,學習和看電視分成兩個了,您認爲看電視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浪費時間。所以最初一段時間,您可以主動作意,我不看了,我要去看經典。但是從根本上來講,我的建議是,無論讀經也好,還是看一些佛教的理論,或者是哲學思想,確定這些對您真的能構建起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讓自己的思想體系,從這些方面來引起您對它的關注,也許會更穩定更長久。

當您看《華嚴經》看累了,覺得不想看的時候,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去看。只有到這部經典,真的給您帶來樂趣的時候,您纔會持久的、長遠的。另外它是逐步來的,我最開始看《華嚴經》八十卷,也覺得有一大堆。現在八十卷經文,哪一卷哪一品在講什麼,我基本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它是一點一點的構建起來的,要培養對它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