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分辨自己是客觀理性的觀察》
2023-9-9
【問】:所有向外的觀察是不是都是通過自我因素過濾投映在意識裏的嗎?怎樣分辨自己是客觀理性地觀察呢?
【答】:修行者在生命中要完成兩件事:一是報身世間一切法的建立,二是法身世間一切法的建立。這個問題裏談到的是報身世間一切法的建立,沒有法身世間一切法的問題。問題是「怎樣分辨自己是客觀理性的觀察」,這就必須要進入法身世間。對於「自我因素投映在意識裏」是指報身世間的、不共法的。客觀理性是指在報身世間的智慧力一定要再回到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法中去校驗、驗證,因爲驗證和校驗的過程能夠確認我們對這一切法是不是如實知、如實體驗。「如實」就是客觀理性的意思。
佛教行法實踐不是唯心主義的。唯心主義的是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認爲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這是主觀唯心主義。佛教即不是主觀唯心主義,也不是客觀唯心主義,它是依於自性法生起的。修行者是不是到逹極樂世界、到逹華藏世界,要在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法中去勘驗。也就是說,你可以對別人講我在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因爲這是依於不共法的。但是否真的在極樂世界或華藏世界,卻沒有辦法騙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怎麼知道成就者是否在極樂世界、或華藏世界,乃至到逹登地位、或等妙覚位,你怎樣講都是可以的。問題是演說出來的行法理論要看是否能夠涵蓋生命中的所有法?是否能把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的所有的行法理論、行法次第都講清楚?如果講不清楚,甚至連概念都講不清楚,那他對[成就]的理解就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