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智本體成就與四菩薩顯用成就的關係
【問】: 四智本體成就與四菩薩顯用成就的關係?
【答】:
華嚴的四位行法即是四智行法,四智行法的圓滿即是般若成就,中觀成就,法相唯識成就和密法成就。四位之中,十住位入自性地覺悟成就發心,十地位智慧為先導入緣生法界世間。其中般若成就和中觀成就是自性地本體成就,亦即正報成就。同時,法相唯識成就和密法成就即自性地顯用成就,亦即依報顯相成就。法相唯識成就在世間的表達就是四無礙辯才,而密法成就在世間的表達即三十二應成就,具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顯現。
四智成就遠離世間染著,成就出世間清淨,染習已除,淨習未泯。
四智成就著重在智慧本體的成就,而依此四智本體生起的法界應用即是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薩,大圓鏡智生起的法界用即是彌勒菩薩,平等性智所起的法界用即是普賢菩薩,妙觀察智所起法界用即文殊師利菩薩,成所作智所起法界用即觀世音菩薩。雖然如此,應知此四菩薩非處四智清淨世間行者成就,皆灌頂位成就菩薩於世間顯用所得。灌頂位成就即入自性本體等覺位以上普賢菩薩法界成就;非但遠離世間染著,亦已不著出世間清淨。此等菩薩大智為先慈悲為緣,入生死法界而不染著,住自性清淨而不寂滅,其入世間顯相作用依於四智。
四智在世間用四個方向來表達,大圓鏡智即東方所表,平等性智即南方所表,妙觀察智即西方所表,成所作智即北方所表。四菩薩在世間用四隅表達,彌勒菩薩即東北方,普賢菩薩即東南方,文殊師利菩薩即西南方,觀世音菩薩即西北方。
西北 |
北 |
東北 |
觀世音菩薩 |
成所作智 十地位 |
彌勒菩薩 |
西 |
自性本體 毘盧遮那佛 |
東 |
妙觀察智 十回向位 |
大圓鏡智 十住位 |
|
西南 |
南 |
東南 |
文殊菩薩 |
平等性智 十行位 |
普賢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