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與般若智慧相應

 

【問】: 「相應」是修法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嗎?

【答】:

對;因為見性對於修行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前面介紹般若時,我們反復說過,所謂「見性」,第一就是要瞭解般若的三個屬性,是出於本體的,自內顯發的,周遍完備的。第二就是要從般若的作用中來見證般若的生起。因為般若是本體的,而本體是遠離名字相、言說相的,所以是沒有辦法直接討論的。沒辦法討論的意思,反過來講,就是一定要讓般若生起作用,我們才能見到它。

我們從什麼地方纔能驗證到自己是不是見到般若?是不是能夠生起?就一定要在般若的功能上和在一切法因緣裡面,隨不同的因緣的顯相上去見到它。所以關於「相應」的問題,這裡面有很多內容,比方說要和眾生種性相應、要和諸法呈現相應、要和作用相應。

再以蘋果為例。比如有十個人一起討論蘋果,可以討論蘋果的顏色、味道、大小以及種類等等,而這些都是在十行位時可以做的。「相應」是指當討論蘋果顏色的時候,我們不能說這個顏色有零點五公斤,這就不相應了;一定要從顏色上來講,纔是「相應」。

另外,作為菩薩道種智行法的修行者,除了我們自己要認識蘋果的顏色外,還要知道為什麼色盲的人看到的是另外一種顏色,即我們九個人都看到這粒蘋果是紅的,可色盲的人看到是綠的。我們知道色盲人看到的之所以是「不相應」的,是因為他的眼睛有問題,所以他看到的才會是別的顏色,但是那個顏色是跟他相應的。所以這裡就不是取捨的問題,而是你能不能夠知道,這是與他的見解相應的。要明瞭是否相應,也要知道為什麼他的顏色不同?這些都是要在十行位完成的。

【問】:

如果我們九個人都看的是紅色,他看的是綠色,對他來說是相應的,但是對實相來說,就是不相應的,他不是正確的了知。是這樣嗎?

【答】:

對;這也是為什麼從真如的角度講,有「邪行真如」的存在。色盲人是某種因緣促成的他看不到實相,那個因緣促成了他的錯覺,但這種錯覺與他的因緣是相應的;所以從如來地角度來講,這也是實相。

所以,凡夫種性的貪嗔癡慢,對我們來講不是實相,因為它給我們的覺受不是我們所要的。但是站在如來地的角度說,以我見、身見的模式來思惟一切法的時候,生起來的就是貪嗔癡慢,所以這也是相應的。

【問】:

因為是以我見、我執生起的,它自然就是這個結果,所以它也是相應的。

【答】: 沒錯,它也是相應的。

【問】:

您剛才還講到蘋果應用,即把蘋果做成蘋果餡餅。就是說我先要知道那個目標,先在十行位來觀察思惟蘋果的屬性,然後到了十迴向、十地,再基於這個屬性,要達到那個目的。對吧?

【答】:

到達這個目的,實際就是蘋果的應用階段,就要考慮十迴向與十地位的行法模式的問題。因為我們在十行位的時候,只是把這十個人對蘋果是如何思惟的弄清楚了,還沒有談到蘋果具體應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