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理解「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問】
我們以前的理解是,比方說某個祖師大德開悟了,看到那個山河大地沒有了,就是「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的那種感覺,這是不是就是自性地?就是所謂的開悟。我一直把這個聯繫在一起。
【答】: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的說法本身沒錯;但是我們要從兩方面來理解。到達第七住位包含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無所取著,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醒來空空無大千」中,「無」就是不再取著了。二是一定要不離一切法纔可以。 「醒來空空無大千」不是說虛空粉碎了,真的什麼東西都沒有了。如果說「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那還有一個東西叫「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這是聲聞種性的認知。而到達華嚴第七住位時,是什麼都有,但是不再執取了。所以是從兩方面來講的。
從自己的角度來講,或者說從不共法角度講,就是不再取著了,這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就是一定要有一切法纔行,這和我們以前最容易墮入的修法方式是有差別的。以前的方式很容易就把「一切法」去掉了,或者是找不到「一切法」去掉之後的那個狀態。實際上,這是找不到的。佛陀在《仁王般若經》中直接告訴我們,一切法去掉之後,沒有另外一個法界,即大千世界之外沒有另外一個處所能夠成就無上正覺。
世親菩薩也講,一切菩薩成就無上正覺,是在南閻浮提成就的。這和佛陀在《佛說阿彌陀經》裡講的非常一致,即我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成就無上正覺。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講到七住位見性有兩個內容:一個是不
再取著了;第二個是見到一切法,這一切法之外別無他法,這一切法就是成就無上正覺的一切法。
這時纔是「初發心處即與佛等」,因為佛見到的也是這一切法,佛並不是在身心覺知一切法之外還有一個「一切法」,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