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空性的節點就是入一真法界的節點嗎?

【問】:

想請教一下,證悟空性從圓七住開始的經典依據。祖師設42品無明,很明顯是從圓初住入一真法界成就法身大士。所以後來的法師都是依此而來。

從圓七住得無生忍,也有道理。 夢參老和尚是華嚴專家,他講經時說圓初地入無生法忍纔是證悟空性。這是最嚴格的要求了。

行道種智行法入一真報身法界,直到八地,都是轉一念無明的過程,這個我已明白,接受了。 其實證悟空性的節點就是入一真法界的節點。 若能夠看到經典依據,或哪個大徳是這麼說的,就更好了

【答】:

過去人因為條件的限制,要麼是聽眾的根基和因緣的問題,要麼是經典沒有那麼豐富,所以很多時候講法上沒有那麼微細詳準。修行者證悟空性,有的是按照初發心來說的,初發心就算證悟,而有的是按照實際證得來算的。所以纔有初住位即證,和第七住位才證的差別。

好比上學一樣,有的按上學第一天就開始算,有的則按照畢業纔算。準確來說,初住位只是證悟空性的初發心,知道了方法和目標;但是實際上初住位並不證得,到第七住位才證得。所以第七位稱作阿鞞跋致,不退轉。

一真法界不是固定的節點,要看按照哪個標準。初發心可以算,七住位得無生忍,八地位得無生法忍,等妙覺位都可以。關鍵是要清楚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每一步的行法怎樣,不能只是概念化的。

如果您要瞭解經典怎麼說,需要瞭解大乘佛教思想的發展歷史,菩薩行法理論的發展歷史纔行。簡單來說,第七位的說法是根據晚期大乘佛教行法理論來說的。如果從最初的菩薩行法理論來說,並不是第七位。

【問】:領教了,謝謝https://mp.weixin.qq.com/mpres/zh_CN/htmledition/comm_htmledition/images/pic/common/pic_blank.gif!分析透徹。

【答】: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