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性本來無一物的話,怎麼會本自具足,能生萬法?

【問】:

謝謝張老師開示,雖然從圓初住到等妙覺,有六位行法次第,但是一真法界只能有一個,七住與八地,妙覺他們證得的是同一個一真法界,沒有差別嗎?

【答】:

是;見一真法界的一切法並不難,但是要如實知、如實體驗一真法界不容易。

【問】: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今天學到十信位大問,您說了20波羅蜜法,包括體和用,這個自性地中一切法種子的概念,它和外道說的自性種子有何區別?我知道您講的是自性三寶的種子,是智慧種子,而外道種子是執著在有上,是不正見。但是感覺自己從來不敢說自性中有種子,應該是八識田裏有種子。自性中本來無一物。但是如果本來無一物的話,怎麼會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這個具足的應該是21法種子,否則按照唯識理論緣起講法,沒有種子,如何現行呢?

所以希望解釋一下兩種不同概念的種子。謝謝!

【答】:

一般說到自性地「本來無一物」的時候,是從體的角度來說,也就是從生命力量的角度說。「自性本自具足一切法」的時候,是從用的角度說,是從力量呈現的角度說。一個說性,一個說相。當然到等妙覺如來地的時候,性和相是一體的。但是在等覺位之前,菩薩道種智行法階段,在見性之前,性和相是要分開說的。

因此,從性宗的角度來看,自性空是最究竟的,一切法皆是虛妄相。但是從相宗的角度來看,一切法世間即是如來法身世間,說一切法畢竟空,並不是真實義,不是究竟義。世間一切法隨緣流轉,本身就是常住不變。生滅法之外並無另外的常住法,生死法之外也並沒有另外的涅槃法。

如果從佛教整體的思想來看,佛陀並不是主張一切法畢竟空,一無所有。佛教所說的畢竟空和無所有,是指息滅對一切法的分別和執取,息滅一切法帶來的束縛和影響,並不是息滅一切法的存在本身。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在一切法中證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佛教並不否定一切法的存在。

因此針對您的問題可知,如果從性宗的角度來說,強調畢竟空是真實的,是首要的,而無量種子是虛妄的,次要的。但是從相宗的角度來看,八識田中就有無量種子,這一切法的種子就是生命的力量,沒有了這一切法的種子,生命也就斷滅了。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說的。

【問】:

完全同意您的意見,分析十分到位,受教了。這種外道種子說,它認為種子是實有,不是虛妄的,知見錯在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