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法」依不同的種性和行法次第詮釋各異
【問】:
在四智行法十住位的《初發心功德品》中,天帝釋問法,法慧菩薩來解答,是關於空法的問題嗎?
在講義裡提到「凡夫眾生於一切法分別取著,所以,能見一切有法,而不見空法」。這在凡夫種性,我們是容易理解的,凡夫眾生於一切法分別取著,所以是見一切有法,不見空法,這是一個顚倒性。
「二乘聲聞種性,於一切法止息逺離,所以能見一切空法,而不見有法」。二乘聲聞行者能見一切空法,為什麼是「一切」空法?空法不是隻有一個嗎?為什麼會有一切空法?
【答】:
實際上,我們要鑒別和確定一個名相的實際意義時,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把這些名相放在不同種性、不同因緣下去考證。也就是說,當我們想知道什麼是「空法」,就要把它放在不同行者種性,和行法次第上來考證。
這個問題從字面的角度講,就是二乘聲聞種性能見一切空法,意思是我們常講自性地空法是一個;而這裡講二乘聲聞的空法為什麼不是一個呢?
原因就是二乘聲聞的修行者不見根本智,他的空法是依凡夫種性的一一法取著來建立的。例如:凡夫執著一張桌子的時候,這些聲聞行者就認為桌子是空法,即専門針對桌子這個「有法」而相對生出一個桌子的「空法」。我們認為山河大地是「有法」,聲聞行者認為山河大地有它的「空法」。所以,聲聞乘的「空法」不是從生命本體的角度來看的。
如果從生命本體的角度來看,到逹華嚴行法的十住位,乃至於第七住位,見生命中一切法而不取著,這個時候,才會知道生命當中的「空法」與十方如來是一致的,這就是《初發心功德品》裡講的【初發心時即與十方諸佛功德平等】;這是在生命本體的角度來講的。
但是二乘聲聞種性的行者因為沒有到逹自性法,所以看待一切法的時候,是針對一切「有法」,而建立的一切「空法」。
當然在解釋「空法」的時候,十住位與十行、十迴向、十地又有差別。 如「見一切法而不取著」是十住位的「空法」;若在十行、十迴向的角度,就必須要能夠生起一切「有法」而無所取著纔行。
大家要知道,第七住位時,得「無生忍」。 「無生」的意思就是不生起任何一法作意,但是要見一切法。到十迴向、十地時,得「無生法忍」。而得「無生法忍」,則要能生起一切法,並對生起的一切法不取著,這叫無生法忍。也就是說,到逹無生法忍的時候,一切法皆是「空法」。
所以「空法」對不同的修行者、不同的行法次第是有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