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講的靈魂與佛教講的靈性有什麼不同?

【問】:

聽某些善知識講經時,提到往生後不要啟用靈魂這一通道去投生,應該與靈性相應不再投生,請問是這樣嗎?與靈性相應就不投生嗎?怎樣保證自己不與靈魂相應?以往的成就者他們成就了,往生後又是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答】:

首先,靈性是從生命力量的角度說,靈魂是從生命力量具體呈現的角度說。靈性是出於本體的,靈魂是基於我身我見的。上一次生死那個靈魂和這一次生死的那個靈魂是不同的,但是靈性是相同的。

靈性是生命本體的力量,不是自我作意能直接參與的。與靈性是不是相應,要看自己的修行情況,行法實踐到入滅盡定行法,形成生命力量,就是靈性的力量。否則的話,若未到入滅盡定行法,沒辦法說相應和不相應。

投生是靠識的作用,以識的作用作為引業。「識」的作用就包括在靈魂的作用中。生命在的時候,色身在的時候,靈性的作用形式就是識。色身壞滅了,靈性的作用形式就是靈魂。靈性是生命本有的力量,不隨著色身的好壞而生滅。換句話說,識的生起是自性的力量本有的功能,並不是說,靠自我的力量可以不讓識生起。

所以,確切說「不啟用識這一通道」是一廂情願,做不到的;想與「靈性相應不投生」也是一廂情願做不到的。只要有自我的參與,就是在生滅法中。那麼怎樣纔是最好的生命存在?依教奉行,以智慧力,到達滅盡定行法,這樣任何一次生命都是在自在解脫中。要以行法實踐,逐漸改變自己那種靈性的力量生起,而不是息滅靈性的力量,讓它不生起。

認為以靈性的力量可以不生起生命的存在,這是斷滅見。

至於以往的成就者他們往生之後處於什麼狀態,那要問他們。基本上從他們留下的說法和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