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呈現的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嗎?

【問】:

二十八講裏講到《入法界品》入世間行法的時候,說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真的有。真有的意思就是說它其實是一種呈現,呈現的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東西,對吧?

【答】:

我們通過下面這張圖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先不看共法世間一切法這部分,因為這是三世諸佛共同法身呈現的部分。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我們生命當中有三部分,一部分是感性世間,就是依身所建立的眼、耳、鼻、舌、身。第二個是覺知性世間,這只有我們人類纔有的反思的能力、思惟的能力、反觀自己的能力、選擇的能力,這些都是覺知性依心所生的覺知世間。第三個是理性世間,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是要訓練的。

在以前的理念裡面,認為一旦見性,一切智、道種智、無上正覺就通通現前,這是籠統的說法。當我們進入華嚴行法的時候,要知道這個理性世間是要靠菩薩道種智行法來建立的。我們用另外一個語言來講就容易明白,就是眾生都在八識世間,有感性的身覺知的一切法,還有心覺知的一切法。八識世間是與生俱來的,而轉八識成四智這個過程則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訓練的。

儘管我們生命當中有成就四智的能力,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已經處在依智所生的理性世間,這個理念必須要先弄清楚。我們講阿彌陀佛【威神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個光明照在何處?就照在感性所生的世間。一切動物,只要有眼、耳、鼻、舌、身,就可以依此建立覺知,那個覺知就是阿彌陀如來的光明所照之處。

對於修行者來講,阿彌陀佛的光明所照之處,就是依五蘊身一切法、依照人所具有的特質來建立自己的理性世間。這個模式建立後,當然裡面有非常多詳細的內容,我們這裡不做詳細介紹,只從模式上、結構上來看。這個模式訓練成就之後,最起碼在見性位以上,也就是初住位的行者才會到達法身世間。

Diagram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法身世間具體呈現在什麼地方?是依於共法世間的一切法,再加上感性世間、覺知性世間的一切法,纔到達法身世間。所以,我們不但要確切知道諸佛如來的法身世間、報身世間、化身世間是如何建立的,而且對我們自己現在是不是在法身世間,也要確切知道。

嚴格來講,按華嚴行法理論,十行位以後才真正到達法身世間。初住位的見性,只是見到法身世間一切法,並沒有證得。沒有證得的意思就是說還沒有真正依照個體的修行經驗來建立理性世間。我們自己將來成就無上正覺,到達法身世間,不是外在的一切法有所改變,而是指我們的生命模式有所改變。

所以在凡夫種性的時候,具有感性的一切法,這一點等同於畜生道的一切有情。而對凡夫來說,他有覺知性,有觀察和反省的能力,是依心所建立的,這是人類所倶有的。這一點不同於畜生類,只是凡夫眾生還沒有證得報身世間。

所以,這時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對我們來說是有影響的。因為我們生命本身的立足點是在感性世間和覺知性世間,所以身體的壞滅、苦痛對我們有影響。但是,當把生命的模式建立在十住位以後,即建立在純理性的無上正覺,或者說到達法身世間的時候,身體的壞滅就不會再對我們造成影響。所以這是從個體的修行實踐的模式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