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住胎、出胎、蓮花化生?

【問】:  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也要投胎,而不是蓮花化生嗎?

【答】:

您這個問題還是我們談到的關於經典解讀的問題,您是如何理解胎生與蓮花化生的?

【問】:

我覺得胎生太苦了,有住胎苦,還有出胎苦,我們是一定要投胎嗎?

【答】:

從生命形式來講,講物質的,不講種性的問題。這個生命要到世間來,一定要符合這個世間的身體呈現的過程和形式。住胎、出胎的問題牽扯到經典的解讀,您所問的是關於身體輪轉的入胎與出胎問題。

從佛教行法理論來講,住胎、出胎、蓮花化生,代表的是我們對於身心覺知的一切法是否能自覺地建立菩薩道種智行法、建立到達無上正覺的那種模式;還是我們沒有這様的能力到逹,仍處在共法世間,希望「異身、異時、異處」的這種修法模式。

在《無量夀會》中,世尊給彌勒菩薩講法,特別提到什麼叫蓮花化生,什麼叫胎生,以及住胎五百歳的問題。世尊說兩者最核心的差別,就是修行者能不能建立以自己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為核心,以自己的覺知力為核心的行法模式。如果能建立,就是蓮花化生。如果不能建立,那麼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對他來講就是一種束縛、一種困惑,這種束縛和困惑就叫胎生,於五百歳中不得見佛,不得聞法。所以,講的是這個意思,這是從經的角度來講的。

您剛才講的是從身的角度來說的,即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從花苞裡面出來,就不會再受入胎、出胎這種苦了。這完全是兩回事。

【問】:

這個我還是要私底下再思惟一下,因為跟以前所學的衝擊太大了。

【答】:

我們在《二十八講》講義裡面,提到過世尊與彌勒菩薩的這個對話,我們引用的是《大寶積經·無量夀會》中的一段,您去檢索就有了。

《二十八講》講義裡面特別講到什麼叫作蓮花化生,什麼叫作處於胎中五百歳不得見佛、不得聞法。把它看清楚了就知道往生極樂世界的「蓮花化生」和「處於胎中五百歳中不能見佛」不是指我們現在的身體夀終的那一天。而是在此時此處就能體會到的,即自己是在胎中,或已經是蓮花化生,在當下就可以體會的。

這是經的語言,進入到華嚴行法十住位以後,內在覺知模式行法的建立本身就是依於身心覺知一切法,到逹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這個修法模式的建立,就叫「於蓮花中化生」、「華開見佛」。所以不需要等到這個身體壞滅的時候才華開見佛。那種說法我們沒有辦法去評價它,因為那是在聲聞、別教模式裡面常常建立的理念。但是佛陀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華開見佛是隨時可以到逹的。

反過來講,修行者是不是處於胎中,是不是五百歲中不能見佛,也是當下可以檢驗的。所謂的五百歲,不是指世間地球繞著太陽五百圈,而是講我們五蘊身的一切法是不是對我們有困擾和束縛,我們是不是還希望在五蘊身一切法之外找到一個成就地。如果這個理念沒有轉過來,我們當下就是處於胎中,不得見佛、不得聞法。為什麼?因為內在覺知的行法模式沒有建立。一旦內在覺知的行法模式建立,在經的語言就是見佛。

不得聞法是什麼意思?法在什麼地方來體現?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阿彌陀如來的光明「最尊第一,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就是我們身心覺知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假如我們內在覺知的行法模式建立了,那麼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生起覺知、觀察、思惟、以及智慧的運用,這個運用的過程就叫「聞法」。

剛才提到,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的眾鳥,「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做」,意思是說,是諸眾鳥來宣說諸法,代表身心覺知的諸法是隨緣而現的,是有生滅相的;這隨緣而現的一切法皆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所照耀,皆能接引我們到達,並在生命中呈現極樂世界的這種狀態。

所以,您把這個經的語言反復琢磨琢磨,就會明白什麼叫做「處於胎中,五百歲中不得見佛,不得聞法」,以及什麼是「花開見佛」了。

【問】:

這樣說的話,實際上說到蓮花化生也好,還是胎生,或者入胎和出胎,都是在講種性的變化,對嗎?

【答】:

沒錯;但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不同種性的修行者「花開見佛」,或者說「五百歲中處於胎中不見佛、不聞法」的模式也是有差別的。譬如,同樣是「花開見佛」,有的人直接看到的是金色的花,有的人看到的是銀色的花。這些都是經的語言,我們要把它翻譯成我們現在能聽懂的行法模式纔行。

所以,經的語言一定是在生命當中能呈現的。從哲學角度來講,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阿彌陀如來極樂世界當作唯心主義,是因為它是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來建立的,是要依靠世間所有法來呈現的;並不是說我認為是這樣的,它就是這樣的。對於經的言說模式、經的解讀方法、如何把它翻成我們自己的行法建立和成就,大家要仔細去體會。

總之,一定要知道,不需要等到這個身體壞了才往生到極樂世界,現在是不是處於花開之中,是不是見佛聞法,我們自己都是能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