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末法的原因

【問】:

為什麼現在是末法時期?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

相對於古時候的修行者,現代的行者成就起來似乎困難了很多。末法時期的人們,被稱作根性很差,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根性是指對佛教正確的知見力。根性不是知識層面上的,而是知見層面上的,當這個時代的行者對佛教的普遍認知存在問題的時候,就是末法時期。

很多人喜歡從時間上計算末法時期的始終,經典上也有依照五百年為單位,或者一百年為單位,來說明五個單位時間之後,就到了末法時期。但是,從大乘教義的角度看,這種算法並不符合佛陀教義真正的義趣。

實際上,佛教行者的知見問題從佛陀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也就是說,佛陀那個時代,已有相當多的人生活在末法時期。

從《華嚴經》教義來看,五位行法之外的行者,也就是沒有證入到十住位見性的行者,都屬處於末法時期的眾生。末法時期並非時間上遠離了佛陀的年代,而是在知見上偏離了佛陀的教義。當知見出現問題的時候,即使行法上再精進,也是很難彌補的。彷彿行進的方向出了問題,快馬加鞭只能讓我們更加偏離目標。

過去的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能讓人輕而易舉就可以獲得印刷精美的佛教經典。比較百年前的人們,我們有著難得的因緣和福報。但是,時代變遷使人們思惟模式的改變,以及對佛教教義的知見偏差,卻很難以此來彌補。

佛教中的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知見,第二個是正思惟。知見的建立依靠三個途徑: 聞、思、修。三者是有次第進行的,其中「聞」是成就正知見的第一步,很少有人能跨越「聞」,而直接從「思」和「修」上獲得成就。

《菩薩瓔珞本業經》上說:「從師生慧名正知見,得法生思名正思惟」。這裡面的「師」,一個指善知識,一個就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