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數、密法言說在解經中的重要性

【問】:

唐譯的《阿彌陀經》裏講到十方佛贊的時候,確實是西方跟東南北都不一樣,是九個,下方也是九個,上方又回到五個,再加上四隅,加起來還是九個。這裡「九」代表什麼意思?唐譯的《阿彌陀經》是想告訴我們什麼?法數告訴我們的行法,跟秦譯的六方佛贊,在行法上,需要解讀出來的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答】:

您問的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秦譯羅什大師的《阿彌陀經》六方佛贊,法數上是非常明確的。六方佛,即平面上的東南西北,再加下方和上方。法數在平面上來講就是東方五尊佛,南方五尊佛,西方七尊佛,北方五尊佛,然後下方六尊佛,上方十尊佛。很明顯,羅什大師是把密法言說的法數放在裡面了。

玄奘大師的譯本是按照十方來講的,即四方、四隅,再加下方和上方。

儘管《佛說阿彌陀經》有不同的譯本,但裡面有一句話是一致的,即【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句話是代表種性的。所以,這部經的種性已經在經首顯示出來了。「十萬億佛土」代表行法,六方佛贊中的法數告訴我們具體的行法內容,《三十七道品》是佛陀與舍利弗在言說中解釋的行法細節。

我們把經首及經文核心內容總合在一起,就知道了這部經應怎樣生起。

所以大乘經典,解讀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法數的問題、密法的問題、模式的問題,這些我們以前都以為是祕密佛教才會有,

在漢地的顯教理論裡是不存在的,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覺。

大乘經典是佛陀在報身世間講的,所以從文字轉到報身行法,要有一個模式。這和我們舉的錄音的例子是一樣的,成就者把他的成就模式錄下來,變成經典。我們現在要回放這個錄音文件,要回放這個經典。如果回放的時候,用的解碼程序、解碼模式不對,怎麼可能把成就者集結經典時的成就地還原出來?所以,解經時模式不對、代碼不對,解出來的就不可能是成就者所集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