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需要學習教理、教義?
【問】: 修行者為什麼需要學習教理教義?
【答】:
行者從凡夫地到成就地,需要依靠理論和實踐,理論就是佛教的教理和教義,實踐就是行法。
教理是世間法的角度,教義是出世間法的角度。教理和教義相當於地圖,行法相當於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方法。不懂教理、教義的行者,行法上是走不遠的。而缺乏行法上的實踐,教理和教義就成了空中樓閣,成為一種學術。
教理和教義不能代替行法,同樣行法也不能代替教理和教義。從次第成就上說,行法對於行者的成就更為重要,甚至行者沒有系統的理論做指導,同樣可以具有相當的成就,但是要到達圓滿的如來地成就,不能缺少對教理和教義的依靠。
為什麼行者還是需要教理和教義?兩個原因:首先,在教理和教義指導下,行者的行法實踐會取得更快的進步。其次避免走彎路,可以勘驗自己的所證。
對教理和教義的認知有三個途徑:第一是聖言量,第二是比量,第三是證量。所謂證量,就是認知。
除了這兩方面的原因,如果從圓教的教義上看,教理和教義正是自性地認知的一種必須的途徑,也就是對生命真理的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