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鞞跋致是圓七住吧?

【問】:關於阿鞞跋致是圓七住,這個是公認的,沒有爭議吧?

【答】:

十信、十住、到十地五位行法中,第七位都可以稱作阿鞞跋致,是當位行法的不退轉位。但是圓七住位是第一次證得一切法空,與佛同等,所以意義不同。

十信位的第七位稱作入「阿鞞跋致性」,第七住位稱作入「阿鞞跋致地」。

【問】:

關於一真法界其實是法身大士的報身世界,入圓初住、七住都可以算,破一念無明的節點就可以算入一真法界的節點,這個爭議不大吧。

【答】:

修行者在三個地方證得與佛同等,是三個入一真法界的標準。第一個是證一切法空與佛同等,可以稱作入一真法界。第二個是證一切法不空,得無生法忍,也可稱作入一真法界。第三個是到如來種性,破根本無明,亦可稱作入一真法界。

但是最低要到第七住位纔行。

【問】:

關於初發菩提心的節點,有些法師說,滿十信入初住,覺知前念起惡,而能止其後念不起即是。 關於初發心想聽聽您的見解。

【答】:

這是從二乘聲聞、共法別教行法進入華嚴菩薩行法的最初關鍵。需要很微細的說法。這位法師說得沒有錯。但是您需要確切瞭解二乘聲聞、共法別教和華嚴行法的根本差別纔好討論。簡單來說,這是從異身、異時、異地成就的行法,轉入華嚴行法的關鍵。

【問】:

關於華嚴經上神通的問題,圓初住,七住,登地,八地大概是什麼差別,願略分析一下。

【答】:

這部分是密法言說,需要很多的行法理論和經典解讀的基礎才能給您說清楚。

【問】:我的問題可能比別人多一點吧https://mp.weixin.qq.com/mpres/zh_CN/htmledition/comm_htmledition/images/pic/common/pic_blank.gif

【答】:

如果有機緣能系統地學習佛教行法理論和行法次第,這些問題就都能解決。

感謝您提出問題,希望對您有幫助。阿彌陀佛!

【問】:說的很好,謝謝https://mp.weixin.qq.com/mpres/zh_CN/htmledition/comm_htmledition/images/pic/common/pic_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