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根本智行法?

 

【問】:

您講到,我們先在一一法中建立一個模式,用這個模式拓展到一切法裏面去,然後再轉變到根本智的行法。可否詳細解釋一下這個過程。

【答】:

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的來理解:不要找那個根本智的行法,沒有根本智的行法。當我們在差別智的行法實踐中形成一種能力的時候,管那個能力叫根本智行法。如果一定要找,找到的也一定是差別智行法。根本智是一種力量,根本智呈現出來就是差別智。

十信位的時候是見到根本智所生一切法,而不是證得根本智。從整個《華嚴經》的行法理論來看,十信位和十住位所見到的一切法,實際上就是根本無明所生一切法。因此,不要講它是根本智,其實就是根本無明。

到什麼時候根本無明轉成根本智呢?要把每一個一念無明都轉成差別智之後,到達入滅盡定行法,形成一種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根本智。

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講,十信位的普光明殿與等妙覺位的普光明殿,從一切法的數量和顯相來說是一致的。我們在十信位、十住位體驗到的一切法,比方說我們講一切法的普遍存在,這個時候我們見到這一切法不要想成是根本智所生一切法。雖然它最終是根本智沒錯,但是在十信位和十住位的時候,它就是根本無明。我們很容易以為到第七住位時就證得根本智。到第七住位時根本還沒有證得根本智,只是息滅了一念無明對我們的影響。根本智是在差別智行法成就的基礎上獲得的,登地位以後才逐漸轉入到根本智行法。八地以後,乃至到等妙覺位普賢菩薩法界,纔是根本智行法。

因此,如果把自己能夠體會到的所有法都列出來,然後一一把它劃掉,都劃掉之後,我們屆時所擁有的體驗就是第七住位。把困擾我們的每一法都劃掉,暫時息滅一念無明,相當於把我們自己的個體知識、經驗、體驗先劃掉,因為它們經常生起,對我們有影響。都劃掉後最後剩下那一個就是第七住位。沒有因素能對我們造成影響,只要造成影響一定是一念無明的生起。

十行位以後的行法其實是容易生起的。因為十行位生起的力量就是一念無明,只是此時我們已經把它看清楚了。一念無明生起,我們能夠住在第七住位的梵行清淨中,這是生起後面所有行法的核心。

當然十行位再生起思惟的時候,我們就不稱其為一念無明,而稱其為菩薩道種,其實就是一念無明。直到什麼時候把這個一念無明都轉成真正的智慧呢?到第七地位。一念無明是煩惱種子,而菩薩道種是智慧種子,背後生起的力量是同一個。

從初行位經過迴向位一直到登地位,整個過程就是從一念無明生起,經歷菩薩道種智行法,最後到第七地位破一念無明盡,轉變成智慧。每個一念無明都轉變成智慧,這時候就證得一切法不空,得無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