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殊菩薩智慧跟世尊智慧的力量有區別嗎?
【問】:
文殊菩薩智慧跟世尊智慧的力量有什麼不一樣,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答】:
有區別;有很多種方式都能讓您明白。比如從華嚴經的角度:菩提場會是根本無明,或者根本智所生一切法,就是一切法的普遍存在,這是講本體的。為什麼呢?因為祂不是講某一法的存在,而是講所有法的普遍存在,普遍存在本身就是本體。不是指普遍存在之外,還有一個本體。
比方您看到山河大地,您不可能一睜眼直接看到某一座山,說我想知道這座山;而是先看到所有的景象之後,再想知道這個山的情況,想知道這棵樹的情況。也就是在普遍存在的所有法裏面,您會對某一法生起作意。
【問】:這就是我的覺知智慧,即文殊菩薩這個部分嗎?
【答】:
對;這就是對具體的某一法。有情眾生對一切法的普遍存在是有覺知力量的,管這個叫佛也好,叫如來也好,兩者有細微差別。總之都是講祂的力量。
如來只講祂的存在,不講覺知的問題。講佛的時候,則是講對一切法通通能夠平等覺了的那個力量。所有的有情眾生都有覺知外在一切法的力量,這個就是佛。佛陀說一切眾生皆有覺性,但這個佛是不是能應用,就要看眾生的文殊菩薩是否能生起。
【問】:
您前面講到的自性地普遍存在的一切法,文殊菩薩就是身心覺知的一切法?
【答】:
沒錯,祂是一種力量。在佛教語言裏面,是把從最初的力量,一直到您對某一法覺知明瞭的力量,這中間要詳細地劃分成很多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佛的力量;祂生起作用的階段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再生起作用的時候,就是我們自己的舍利弗尊者或者須菩提長者;然後再由舍利弗尊者、須菩提長者來說話,所謂說話就是指我們自己的具體思惟。
所以它從最初的力量一直到能夠建立起身心的覺知,中間所有過程用經的語言來說清楚,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同的菩薩。所以要去體會它,祂不是一個抽象定義,而是要有具體的體驗。
【問】:
用佛、文殊菩薩、舍利弗尊者、須菩提長者來說明這樣一個過程,這個力量是如何從自性地起用,然後再到應用的?
【答】:
就是生起生命活動和生命體驗。祂把這完整的過程全都像放慢動作一樣告訴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