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力量的問題,
【問】:
所謂這個力量,本身它就在那兒,關鍵要看我們怎麼去用這個力量,是不是?
【答】:
沒錯;關於力量的問題,其實還有非常多的細節。哪天講課時再多說一些。力量本身,比方說人,人是不需要訓練就可以做錯事的,但是你必須要經過訓練才能把事情做對、做好。當然這裏面要去除碰運氣或者歪打正著,這些都不算,你若想把事情做對,則一定要經過訓練。
但是您會發現,把事情做錯與做對,力量是沒差別的,取決於加進來的是否有智慧、有行法。所以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息滅第七意識的力量,而是在這個力量生起的時候怎樣運用,從而到達無上正覺。
因為華嚴行法很微細,所以要注意,假如碰到不是跟我們一起學華嚴的人,您要小心,不用告訴他,第七意識是否不要息滅。菩薩道種智行法與前行法一定要分開。若他不是這個種性,您給他講,他會有困惑。
【問】:
您說的特別對!比如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就是因為之前您講過,從是西方,「西方」表示什麼意思?「過十萬億佛土」代表的就是我們種性之間的差別。我也認為您講的肯定是對的,我能接受,十萬億國土是種性的差別,西方指的就是妙觀察智。
這裏有個疑惑,需要張師兄確認一下。就是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修法的時候,都是兩土的比較,就是這邊受的是八苦,那邊極樂世界是八樂。但是如果從華嚴角度來說的話,其實是不出生死的。因為你還是執著一邊,現在只不過把那個貪念放到了極樂世界的境界上,還是不出生死,頂多是在凡聖同居土。有啥意思?感覺花那麼多時間,只是修了一個不徹底、不究竟的法,是不是有點太虧了?
【答】: 確實是這樣的。
【問】:我的理解是對的,因為是祖師大德傳下來的,所以大家都這麼說。
【答】:
我覺得這需要看每個人的根性纔行,對初學可以,現在你通過學習華嚴,自己在改變,然後你就可以接受。
【問】: 我覺得當下就好了,我不需要將來要怎樣。
【答】:
但是很多人他還有那個意圖,這是歷史遺留下來很多的觀念,還是很敏感的。所以您看我們彙報華嚴經三、四年,我們絕對不提過去怎麼講,我們只講經典是怎麼說的。
這裏確實有很多需要你自己下結論的,我們沒辦法替你下結論。另外,咱們以前講到淨土五經,實際每一部經它的成就都不一樣。比方我們聽得特別多的,就是到極樂世界得阿鞞跋致。那問題就來了,在《觀無量壽經》裏,哪個地方提到阿鞞跋致了?
【問】:沒有
【答】:
對呀,因為那是世尊在《佛說阿彌陀經》裏與舍利弗尊者講的,所以他講的那個淨土成就,是按照舍利弗尊者的模式來說的。我們在前面對比過觀經裏的三輩九品,您會發現好像我已經到中品了。因為它是針對韋提希夫人來講的,所以要把它分清楚,過去的很多講法都不是固定的。
【問】:
我以前有個誤解,認為華藏世界與極樂世界是一回事。我們錯解了《普賢行願品》,我想普賢菩薩都導歸極樂了,所以就把華藏世界和極樂世界混在一起。
【答】:
它不是一回事,華嚴經裏面還是有一些祕密的,我們慢慢的再把它解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