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七道品在華嚴行法與聲聞別教模式的差別
【問】:
華嚴行法跟三十七道品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在看《阿含經》的時候,三十七道品應該包括了整個行法內容。按說華嚴的行法也是一個全過程,就是從凡夫地到如來地,那華嚴行法跟三十七道品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答】:
您問得很清楚,就是華嚴行法下的三十七道品,跟別教模式、聲聞模式三十七道品的差別,我們把這個差別看清楚,您可能就能理解所說的問題了。
華嚴經《十地品》的經首講到首先是金剛藏菩薩,最後一個是解脫月菩薩,中間是三十七個藏菩薩。所以華嚴行法的三十七道品,首先是依照金剛藏菩薩的金剛種性智慧來建立的。第二個, 三十七道品,每個菩薩都有個藏字,代表是一切法盡無餘當中去履行三十七道品的。
在華嚴行法之外的這些三十七道品,比如講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華嚴經》裡,主要是講觀身無常。為什麼是無常、怎樣無常、無常的體性、流轉、覺知怎樣的, 華嚴行法是從如實知的角度去落實的。而華嚴行法之外所講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從遠離的角度來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