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法身常住」?

【問】:

第十一講裡面提到凡夫地一切法和如來地一切法,若能對任意一法都如實了知、無所取著,即能不受一切法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帶來的困擾和束縛,最終纔到達法身常住。

我理解的是平等的觀察、覺知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這些法,然後不分別取著,所以不受束縛,所以常住。到達法身常住是不是要到成就地纔是真正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現在還是有生死法、涅槃法,但是可以不取著,這樣是不是對?

【答】:

不取著是對的。不取著有很多種方法,在聲聞、別教、華嚴行法,各個不同。至於是不是到達「法身常住」,要看是不是到達入滅盡定行法。如來地的「法身常住」要到入滅盡定行法時,才能證得。也就是說,最低要到第八地才能證得。

如來地「法身常住」中的「常」是指「不變」。關於「不變」的問題,我們要說一下。因為我們現在很多時候理解的「不變」是在相對法世間,即在可變化的諸法之外,存在一個「不變」。

【問】: 這個您上次講過,因緣一直在變,這纔是「不變」的。

【答】:

對;「法身常住」的意思,是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講,不在當前所見證的一切法之外,再去希求一些與當前的身心覺知一切法相變異的東西,這時就到第八地「不動地」。有所期待、有所取著都不是第八地所代表的成就狀態。所以「法身常住」代表在當下就具備所有法,雖然是生滅法,但這個生滅法在時空中是不變的。

如果只是到達第八住、第八行、第八迴向以後,那就要具體來看,因為這三個位次都是可以見證法身世間一切法的。

這裡就牽扯到一個相似的概念 ,即「如來藏」。現在很多善知識在講法中,也常常提到。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說,要證得「如來藏」、證得生命當中的一切法,當然要從華嚴行法初住位轉到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開始,然後一直到達十地位。

而菩薩道種智行法,即從破一念無明到破一念無明盡,總體來說,就是在身心覺知一切法中證得「如來藏」的過程。但是,從初位到第七位,是在一切「有法」中來運轉的。也就是說,菩薩道種智行法只是能夠見如來藏一切法,但未圓滿證得?這要看是否到達滅盡定行法。準確來講,只有到達入滅盡定行法時,纔是真正見證到生命當中的如來藏。

【問】:

也就是說,想要證得如來藏,就一定要到入滅盡定的行法纔可以到達。

【答】:

對;是百分之百到達。比如,從初住位到七住位,行者已經回到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了,這時就要訓練自己在身心覺知的一切法當中,建立無上正覺的行法模式。但實際上,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就是我們當前種性下的生命中的如來藏,所以我們不能說「我沒證得」。

但是,確切來講,並不是八地的「證得」;為什麼?因為初位到第七位時,行者還有染淨法的習氣,只有到滅盡定行法的時候,染淨法的模式才完全轉成空有法的模式。

因此,我們學習《華嚴經》時,總是強調大家要從「染淨模式」的修法轉到「空有模式」的修法,這是從聲聞別教模式的種性轉到菩薩種性的關鍵之處。有「染淨模式」的習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沒有意識到要轉成「空有模式」的菩薩行法,那麼要到達「如來藏」幾乎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