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行法如何界定分別我執、法執和俱生我執、法執?

【問】:

我執分為分別我執和俱生我執:分別我執的定義是執著五蘊身為我,俱生我執是執著八識的見分為我,不是別人教的,是與生俱來的。法執分成分別法執和俱生法執:分別法執是妄認為外在的色、身、香、味、觸是真實的,俱生法執執著有一個道可修,佛可成。這個概念是不是準確?如果準確的,請師兄可否將分別和俱生再講一下我執和法執。在七位的時候是破我執,在九位的時候是破法執,在不同的七位和不同的九位,在破我執、法執方面,它們各有什麼側重點?

【答】:

我們在四十位行法裡面,只是講到我執、法執的問題,沒有詳細再分。具體來講,俱生我執與俱生法執,這兩個是針對根本無明的,而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則針對的是一念無明。

當我們生起一念無明的時候,一念無明裡實際有兩樣東西,即我執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我見到的,一個是自我的因素。所以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都是針對一念無明的。

什麼時候破除分別我執?在第七位。什麼時候破除分別法執?在第九位。只有當這兩個形成力量之後,才能破除根本無明。

因此華嚴行法是到達等妙覺位時才破除根本無明,到底破除根本無明的哪些東西?具體講就是破除根本無明裡面的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我們先把這個概念弄清楚。

所以等妙覺位是靠破除分別我執所形成的力量,來破除根本無明裡面的俱生我執;同樣靠別教行法裡面訓練出來的,破除分別法執所形成的力量,來破除根本無明的俱生法執。

我們把這些對應關係先弄清楚,然後再去看為什麼第七位是破分別我執、第九位破分別法執。

華嚴行法十信之後是四智行法,然後是等妙覺位。十信位、等妙覺位都是在普光明殿講的,是針對根本無明的,或者說是針對根本智成就的。而住行向地四位行法,是在四天宮講的,因此屬於別教行法,總體上都是針對一念無明的。

在針對一念無明的行法裡面,又分爲有功用行部分,和無功用行部分。有功用行的部分是作意能到達的,如我們關注某一法,這一法幹擾我,我如何解決它,這些都是在有功用行裡面能夠到達的。因此破除分別我執,是針對一念無明行法的有功用行階段。而無功用行階段,實際上就是從有功用行,破除分別我執,然後到破除分別法執,向破除根本無明的過度。這個階段也要分清楚。

講到分別我執的時候,是講一念無明的生起,因為您關注某一法的時候,不代表別人在關注它,您關注是以您自己為核心的,因此是分別我執生起的。分別法執的意思是指自我知見的建立對我們的影響。為什麼到第九位來破除呢?因爲我可以用這個模式從這一法到另外一法,或到其它任何一法中去,所以實際上它是以一種力量來破除分別法執的。

這個問題的核心,也就是需要先把分別我執、俱生我執、分別法執、俱生法執,具體是在哪個階段先弄清楚,然後才能知道什麼時候去破除它,以及應以哪種力量去破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