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位以後是否就是共法世間?

【問】:

上堂課您說“講到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是站在生命活動、生命體驗的角度來講的,我們在一切法當中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區別於一念無明帶給我們的束縛和影響,所以它本身就是分開的。”這裏的“它本身”是指什麼?

【答】:

這是指從修行者角度來講,一念無明和差別智、生死法界和涅盤,這兩個本來就是分開的。我們要找的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和不解脫與無明本來就是分開的。

修行人經常把無生忍和無生法忍這兩個階段混在一起。證得無生忍是在第七住位,一切法是從體性上講的,從一切法普遍存在的角度講的,一切法是平等的,所以束縛、非束縛是不分開的,因為它是一個,是從體性上說的,因為體性就是存在。當講到見性,講到本體,簡單理解就是一切法的存在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所以從存在上面來講,束縛跟解脫、智慧和無明是平等的,它們只是存在。

但修行人不是隻證到存在而已,要能夠確切體會到獲得生命解脫和無上正覺纔可以。這兩個不是靠諸法平等就可以到達的,一定要證得諸法不平等,這是在無生法忍裏、在諸法不空裏才能證得。

【問】:

講義中有“我們現在重要的是要理解在第七位之前的不共法世間的言說。”是否指第八位以後,就是共法世間了嗎?

【答】:

我們解讀的時候要注意,它跟我們自然學科裏面的很多定義方法是不一樣的,自然科學定義是非此即彼。而在《華嚴經》,或者在佛教行法理論裏面,不是說在某一時刻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八地以後都是共法世間嗎?也不是。到十地,等覺位就到共法世間嗎?也不是。到如來地是不是共法世間?也沒有辦法這麼講。因為要看是站在哪個角度。做為修行者,證到如來地,與一切法存在的如來地是不一樣的。從修行者角度說八地以後就可以稱作是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

所以講到修行、講到解脫、講到無上正覺,從修行者來講,要有生命體驗的參與,是基於不共法行法實踐的成就,共法世間只是一種展示。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它們切割說第七位之前是這樣的,第八位以後就一定不是這樣的,要看在哪一個因緣下。第七位之前是受一念無明影響,所以到達第七地,或者說到第八地時是破一念無明盡。

我們學習華嚴行法理論,最好把住行向地四位行法落實到某一法或者某一類法裏面去,不要總是從總相上去考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