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諸法實相相應?怎樣檢驗?

 

【問】:

請問實相相應的問題,在無生法忍的時候要確保與實相相應,怎麼知道是不是相應呢?

【答】:

基本上說要站在不同的行法次第,來衡量我們對諸法的認識是不是實相。

實相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必須要清楚是在哪一個位次上的諸法實相,把行法條件要列出來。對於修行者來講,如果能夠準確地把行法的條件列出來,基本上實相已經呈現了。

【問】: 行法的條件是什麼?

【答】:

行法本身不一定是行為。在三賢位來講,我們的思惟模式也是行法。怎麼知道它跟實相是相應的?

我們舉個例子:比方說桌上有個蘋果,我們想知道這個蘋果的實相是什麼。首先要問是在哪個修行層面上來定義這個實相?如果您問我,我想知道這蘋果的實相,我首先要問您是在無生法忍的範疇裏想知道蘋果的實相,還是說在無生忍的範疇裏去講蘋果的實相?如果您說我想知道諸法空的時候,蘋果的實相,我們就要在符合諸法空,證得諸法空的條件下找出蘋果的實相。然後是諸法不空,蘋果這一法在不空的範疇裏面,怎樣知道蘋果的實相。諸法不空的時候,蘋果的實相就有很多內容,想瞭解哪一個:是從產地的方面去瞭解;還是從性相體用的方面去瞭解。

性相體用是佛教裏的概念。如果我們用世間法的概念來講,就是說你想知道這個蘋果的實相?它從哪兒買來的?什麼顏色的?哪一種類?什麼成分?有什麼用途?有什麼樣的營養?這些都要說出來,它們都叫實相。當這些確定之後,想知道在無生法忍的情況下這個蘋果成分的實相是什麼,問營養專家就可以。我們怎麼知道營養專家定義的是否符合蘋果實相?

這有一個過程,我們最初可能不知道什麼叫蘋果,桌上擺著一個蘋果,我們會問這是什麼東西,實際問的就是這個蘋果的實相是什麼?有人告訴我們說這個是蘋果,它是酸的,它裏面有什麼成分…… 這些對我們來說是不是實相?不是實相!但如果在十信位,我們可以說這就是實相。所以是不一樣的,十信位到等妙覺位,或者同樣是在無生法忍的行法階段,實相也是不一樣的。

在十信位的時候,有人跟我們說這是一個蘋果,它有什麼成分,對我們來說就是實相。我聽說了,我知道這是實相。但是到十回向位的時候,這個就不是實相。我們必須要去看一看,嘗一嘗它是不是甜的,它的成分是不是這樣的,這是十回向位的實相。所以有差別,一個是聽來的,一個是通過思惟來的,一個是體驗來的,這些實相都可以去檢驗。

【問】:

假如剛好有一個人是色盲,他分辨不出來紅色跟灰色。別人告訴他是紅色,可是他看到的是灰色,那麼他看到的是相應還是不相應呢?

【答】: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們現在主要是談無生法忍階段如何認識實相,這裏面有很多詳細的東西:是講器世間的諸法必然性,還是講人類共法世間的或然性,要把它們分開。比方說講到蘋果的實相,營養專家說它是紅色的,正好有一人說我是色盲,我看它是灰色的。這個時候要符合共法世間人們對它的定義纔行。我們用紅色的概念,必須要知道紅色概念的定義,這個定義不是靠某個人去定義的,是靠所有人的認知去定義的。

【問】:

若所有人的定義,卻剛好碰到這個人,他理解錯了所有人的定義,他就辨別不出來是不是跟實相相應,而又自認為跟實相相應,其實是不相應的。

【答】:

是;所以我們講到實相時一定得拿出來能驗證纔行。比方他說這個蘋果是綠的,周圍人都說不是綠的,是紅的,那就必須要修改。因為他說這個是灰的或者是綠的時候,是不與實相相應。所以要有一個驗證。

道種智行法要有一個驗證,同我們曾講過的計算數列是一樣的,當我們知道y=2x的時候,不等於我們已經明瞭如何算它,只有真正去算纔行。算的過程就是驗證。

【問】: 驗證是什麼?驗證是體驗嗎?

【答】:  驗證就是體驗。

【問】: 我怎麼知道體驗出來是對的,還是錯的,是跟實相相應與否呢?

【答】:

我們不是在談這個問題嗎?比方說有一個人看蘋果是灰色的,然後他問周圍的人,周圍的人都說它是紅色的,他就要修改過來,承認這個蘋果確實是紅色的,紅色就是相應,灰色就不相應。因為當我們講灰色的時候,必須要符合所有人對灰色的定義。

就是說某人看到的蘋果是灰色的,但是其他人看到都是紅色的,他必須要知道他看到的灰色不是實相,要符合所有人對它的定義纔行。

【問】:就是那個人是要問一下別人,對吧?

【答】:不論用什麼樣的方式,一定要去檢驗,檢驗就是從概念變成體驗。

【問】:

但是體驗的對錯與否,他是不是還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體驗跟修行目標相應才叫相應?

【答】:

不是;當講到目標的時候,這個目標是怎麼定義的?以前講到實相的時候,講無生忍階段與無生法忍階段的實相,我們已經定義清楚了。

無生忍時的實相是不依人的知識、經驗、體驗去認識它,一定要依照蘋果本身的屬性去認識。我們自己不是蘋果,我們沒辦法認識它,所以它的存在就是實相。

無生法忍階段的實相,一定要依照人類的認識模式,依照人類的知識理念去建立實相。這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去講的,不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去講的。因此當我們見到這個蘋果是灰色的,別人說這不是灰色的,是紅色時,我們必須要改過來。因為說它是灰色的不是實相。

當我們說它是灰色的,和這個蘋果本身的目標是不是相應,這個問題在講解無生忍時講過,我們人類說這個蘋果是紅色的,這是基於人類的認識模式定義的紅色概念,跟蘋果本身沒關係。因為紅色是文字相、是言說相,跟蘋果本身是不是紅色的沒關係。

從無生忍的角度去看,蘋果是什麼顏色,我們沒辦法認識它。因為我們見到的蘋果是紅色,是因為光打到蘋果上,蘋果吸收了其他的光而把紅色反射回來,我們見到的是光照到蘋果上之後反射回來給我們的印象,我們定義為紅色。但是蘋果本身是什麼顏色,我們沒辦法定義它。

在無生忍階段,我們沒有辦法定義蘋果本身的顏色,顏色是通過人的名相言說來定義的。一個人認為蘋果是灰色的,另一個人認為蘋果是紅色的,這時就要與目標相應,這個目標是蘋果本身的存在,還是我們整體人類對於蘋果的認識,在這個範疇裏面的定義。與此相應,叫做實相,要定義清楚纔行。

在無生忍階段,我們沒有辦法到達蘋果的目標。而在無生法忍階段來認識蘋果的顏色,大家都認為是紅色,那麼大家對蘋果的共同定義就變成目標。在無生法忍階段一定要符合人類的定義、符合人類的生命活動,才來講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