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理解女轉男身、須彌山?
【問】:
《總釋》裏說開顯了自性地智慧,進入了內在覺知的模式之後,纔能夠稱得上是女轉男身。圓滿的女轉男身就是指的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我的問題是有沒有不圓滿的女轉男身呢?比如:往生到凡聖同居土或者方便有餘土。
【答】:
七住位之前都可以認為還沒有真的完成女轉男身。初住位是開始女轉男身,進入到這個模式,到第七住位完成。第七住位之前有一安住的經歷纔行,不是一下就到的。
從理論上講和具體的實踐是有差別的。就好像上學,成績從六十分、七十分、八十分、到一百分。有的時候覺得不容易鑒定,有的時候又覺得可以鑒定,總之就是非依靠一次考試就能確定的。
就像別教登地是圓教初住一樣,善知識們詮釋見性的問題、女轉男身的問題、或者一真法界的問題,他們的標準都不一樣。有的說到初住位就可以、有的說要到七住位、有的說要到初地位、還有的說要到七地位。所以要問清楚,一真法界是以什麼做標準的。因為初住、七住、初地、七地,它們都可以準確定義,只要定義準確就行,並不是說定義初地入一真法界就更高明、更難一些。
女轉男身也同樣,總之不能認為是色身上的女轉男身。如果認為是色身的女轉男身,就跟世尊講的不相吻合了。
【問】:
以前我們認為《法華經》中的八歲龍女轉身到南方無垢世界去成佛,是突然間就變成了男身。怎麼轉的呢?
【答】:
這個我們可以看《維摩詰經》,裏面有一段對話特別有意思,《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帶領修行者到維摩詰家裏去,這時有天女現身。舍利弗尊者就問她說:不都是女轉男身嗎?你為什麼還是女相呢?天女就問舍利弗尊者說:您哪隻眼睛看我是女身啊?我在十二年裏尋找女身,了不可得。舍利弗尊者是站在色身的角度問,而天女對他的回答是:那是在你眼裏我是女身,我在十二年裏尋找女身了不可得。從這裏我們可以去體會一下,女轉男身這件事情在講什麼?
一般從宗教角度來講,我們習慣於在眼見耳聽的範圍裏去尋找與文字對應的東西,不習慣在變異生死、智慧的層面去尋找經文裏的東西。因為眼見、耳聞很直觀,容易判斷,而智慧層面的不容易判斷;若能判斷基本上已經女轉男身了。
但是如果沒轉過來,怎麼來判斷呢?所以有差別。
【問】:
《總釋》裏說:一個念頭的生滅,就是圍繞須彌山一週。從空間上說,一個念頭可以是四天下,從時間上說一個念頭可以是一劫。應該怎麼理解?
【答】:
這個問題不錯,但很大。關於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須彌山,我們按照世尊的講法,須彌山是一個日月圍繞。我們任何一個念頭生起的時候,一定有體和用兩個,所以一個須彌山是一個日月圍繞。日月是世間法裏面纔有的,是相對言說。凡是體用、理事、自他、因果同時呈現的就是一個須彌山,須彌山不能講大小,只有色身世間才會有大小的問題。在智慧地要把它說清楚,要有體會纔行,在色法世間去找就有固定的住所。
【問】:
《總釋》裏講從有為法的成就來講,須彌山是總括了一切法。從無為法成就來說,須彌山頂是開顯自性般若智慧的開始。您可不可以再講一講如何從有為法和無為法這兩個成就方面理解須彌山?
【答】:
這個確實有時候不太容易理解。我們可以認為須彌山就是數學裏面講的集合。講到生命中的一切法,從我們自己的生命存在來說,我們自己所有的身心覺知總和在一起,這是一個須彌山,但這不是固定的。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身心覺知的一切法裏面,可以根據任何一種屬性劃分這一切法,每一個劃分都是這一切法中某一類法的須彌山。所以把須彌山轉成我們現在講的集合就容易理解。生命裏的所有法總和在一起叫一個集合,這是我們最大的須彌山。內心思惟的一切法總和在一起,這是內心思惟的須彌山,眼所見的一切法總和在一起,這又是一個須彌山。
不管是從《華嚴經》角度,還是從《瑜伽師地論》的角度,或從上座部的經典,我們身心覺知的一切法可以簡單地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內在的一切法,一個是外在一切法。外在一切法是眼、耳、鼻、舌、身作為媒介,我們對它有感知;內在一切法是靠思惟能夠生起的。
通過眼、耳、鼻、舌、身提取外在的一切法,這是直觀的、表淺的覺知與觀察。可以想像一下自己站在某一個位置,對周圍十方所有法的感知是平等的,外面的一切法到我這裏的時候,就形成外面一切法的須彌山頂。
相當於一個沒有邊際的球,我們是在球心的位置,所有法是平等發散的。這一切法通過眼、耳、鼻、舌、身的覺知,最後回到我們自己的「意」加以分別、判斷、選擇,這個過程叫做「上升須彌山頂」。即周圍一切法通過眼、耳、鼻、舌、身到達意地,我們開始思惟它,這就是「上升須彌山頂」。這是一種形象的講法。
再舉個例子:另外一種上升須彌山頂。比如桌上放了十個蘋果,每一個蘋果都是不一樣的,但總的名字叫做蘋果。每個單獨的蘋果彼此之間是不關聯的,彼此不相知。當我們定義它叫蘋果的時候,是涵蓋十個蘋果的所有屬性。蘋果這個名相就相當於這十個具體蘋果的山頂。這是另外一種須彌山頂。
所以我們要體會到它代表一種集合。集合是隻有人的思惟才能把它抽象出來。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至少要能體會到須彌山、須彌山頂,以及如何通過須彌山到達須彌山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