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金剛為地,怎樣到達,標準是什麼?

【問】:

我有一個疑惑,就是去年的第八講裏,講到金剛為地,是逐漸從初地開始。那個金剛為地,跟這裡的別教金剛為地,它有區別嗎?

【答】:

沒有區別,之前因為還沒有進入到這麼詳細的階段,說到十地位開始金剛為地的修法模式,這沒有錯,只是沒有現在講的那麼微細。

因為不管十迴向位和十地位,在四十位行法裡面就知道了,從初迴向到第七迴向,從初地到七地,還有「有法」習氣。只要有「有法」習氣,就不是純粹的金剛為地。但是從種性上來講,我們看十迴向位、十地位都是金剛幢菩薩、金剛藏菩薩來演說。所以總體來說,十迴向位十地位都是進入到金剛種性的行法階段。

但是,到達金剛為地,是逐漸到達的,詳細來說就是這樣的。我們以前因為不能進入到那麼詳細,只是籠統來講,十地位是進入到金剛為地的行法階段。現在就要認清楚,具體是在哪一塊開始轉過來的。

金剛為地一定要有兩個原則:一是智慧法與世間法一定是相應的,是不需要轉的。

在別教行法的時候會有這樣的理念,比方說遇到惡緣,遇到不善法,我們會講這是菩薩示現的,這是菩薩考驗我的,這是智慧法的,我要轉一下,把不善緣轉成善緣,把不善法轉成善法,總之要轉一下。只要有所轉,就不是金剛為地。知道怎麼轉是進入到黃金為地,如何把貪嗔癡慢疑這些世間惡法,轉成智慧種子,要有一個轉的過程,這就是黃金為地。

「金剛為地」,就是說我們認識到它的體性皆空,貪嗔癡慢也是我們自性法生起的,不需要轉,它本來就是智慧相,這纔是到達金剛種性需要的理念,這是第一個。

二是到達金剛為地時,一定要到達不作意就能生起。也就是說,不需要作意,就知道一切法生起皆是智慧相,皆是莊嚴法界相。所以這個就不容易,因為只要一作意、一有所轉,實際上就已經退出金剛為地了。詳細來講是這樣的。當我們學到十迴向、十地位具體行法的時候,會更詳細,就更能清楚瞭解,什麼叫做金剛為地?怎樣到達金剛為地?金剛為地的標準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