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法解讀與深入經藏的關係
【問】:
剛才您講到關於解經的問題。就是說,首先要知道七種作意到底是什麼,然後才能在解經的時候,針對文字言說,纔可以捕捉到對應的是哪種作意,次第是怎樣的?看來需要先去學習《瑜伽師地論》。
我們平常是先讀經,然後聽善知識的講解。聽了您這樣的講解,明白了要先去瞭解一下,這七種作意它具體的內涵是什麼?然後才能知道,經文裡面言說的這一句經文對應的是一種什麼樣的行法,對吧?
【答】:
您問的問題,就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其實文殊師利菩薩講三皈依的時候,已經把行法告訴我們了。
《瑜伽師地論》是在公元四五百年才集結的,是從理論上來總結行者以七種作意就可以成就的。之前的行者雖不是按照這種理論型的方法,但是能做到也是一樣的。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講到三皈依的時候,其中就有【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像我們剛才講到關於密法解讀、法數的問題,實際上當你深入經藏到一定程度,這些隱蔽的東西自然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