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見佛的時間也是法數嗎?

 

【問】: 

《觀經》中九品往生花開的時間,是否也可以理解為法數?花開見佛表示往生者的種性改變,是至少要到初住位嗎?而在花未開之前,往生者在做什麼?

【答】: 

後一半問題,我們現在應該都能體會到。如果確認自己還沒有到達住位以後的行法階段,就是在花未開之前,都是在聞法精進的階段、即住位之前的修法階段。華嚴行法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到達明心見性,證得無生忍,然後再到無生法忍。

往生花開的時間,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法數?可以這樣說。在介紹法數的時候,法數是如何從一法生起到多法、到無量法,這些都說過了。

如果從經的角度,法數代表菩薩道種智行法生起的模式。菩薩道種智行法,代表一個道種的生起怎樣拓展到無量法。所以講到法數、密法言說、或十方法界的成就,其實都是在「有法」裡面成就的。

「空法」是自性法,是講本體的部分。而十方法界、諸佛世界、眾生界都是在「有法」裡面呈現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哪一部分是關於本體的,哪一部分是關於「有法」生起後的呈現。

儘管一切有法都是有生滅相的,但是我們是通過這些有法的生滅相來見證本體的應用。離開一切法的生滅相,是不能見到本體的。要把這兩個統一起來,所以就不能離開一切法來見本體。

另外,《華嚴經》以外其他經典,都可以看到世尊給弟子們的授記,有一個特別模式。世尊往往會根據不同的修行者,授記他在多少劫之後,在某個世界成就無上正覺。

授記在《華嚴經》之前,在很多經典裏同樣是這樣模式。世尊實際上在告訴我們,以那位行者的模式來生起菩薩道種智行法,所成就的目標就是世尊的授記。因為是經的語言,是佛陀授記諸位弟子未來成就無上正覺,所以那個未來也是一種法數,代表一種菩薩道種智生起的模式。

為什麼佛陀給弟子們授記的時候,都是講將來在某一個國土成就無上正覺呢?「將來」代表的就是菩薩道種智行法,要在一切世間,一切法中去運用,且運用都是在一切有法裡面來建立的。把這些沒有終止的、沒有盡頭的有法,在時間與空間的範疇裏去運用,就叫作未來成就。

所以當看到世尊授記,就要知道以這種模式、這種法數、這種菩薩道種智行法的生起,運用在無量法中,其結果就是這種模式的無上正覺。總體來講就是這樣的。

後面說「花開見佛」,表示往生者種性的改變,是不是至少要到初住位?這個沒錯,最低要到初住位。講到花開要注意,「花開見佛」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說,「見」就是自己要能體會到,「佛」是內在的覺性生起,「花」是身心覺知的一切法。若在自己身心覺知的一切法中,能夠生起運用,這種運用叫[花開見佛]。「見」有時也稱「現」,就是花開現佛。意義略有差別,但總體來講是一樣的。

修行者如何在身心覺知一切法中,真正運用到內在覺知力的生起、內在覺悟的顯現。一定要到達華嚴行法的初住位;確切證得,要到第七住位;而且第七住位也只是見佛。如果要在一切法中真正運用覺知力,就要到十行位以後的行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