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密法言說」的這種語言形式的理論體系哪裏能找到?
【問】:
我們如果要讀大乘經典,比如說像《華嚴經》,因為它是生命體驗。我們自己要去體驗,首先就是解讀經典的問題,那麼這些以「密法言說」的這種語言形式言說的理論體系哪裏有呢?
第二個就是像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建立起來自己的這種理論體系,只是慢慢的跟著師兄糾正這種誤讀。如果是配上《阿含經》一起讀的話,這個障礙是不是就過得快一點?因為總得找一個解決方案吧,要不學習理論語言、理論體系,要不就配上原始的、根本的教義。你說我們應該怎麼辦?
【答】:
在晚期的經典裏面有很多密法言說。我們漢地的修行者對這種密法言說的理解,很多地方都是與它原來的意義是相悖的。比方說我們現在最常聽到的就是「空」一切法、「非」一切法、「無」一切法,經典裏面講到非、空、盡、滅一切法這些動詞的時候,這是在講什麼?這個時候我們怎麼知道空一切法,是代表滅一切法的法相、滅一切法生起的因緣,還是滅一切法生起之後對我們的影響?
到底應該怎樣修行?我空一切法,是要躲進深山;還是對一切法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還是要以智慧力明瞭一切法,去除它對我的影響;這就有若干個選擇。您若去讀阿含經就會發現,實際上世尊在早期的經典裏面已經把這個問題闡述清楚了。但它不是用空一切法、滅盡一切法這種方式來說的。
也就是說空一切法、滅一切法這種動詞是驅動詞,提示你要生起行法體驗的。假如我們不瞭解空一切法,自性空,「空」這個字怎樣生起體驗,就很容易形成錯解。有特別多的修行者講到空一切法的時候,往往就是佛教裏講的「無想定或者斷滅見」。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從「空」這個字如何去理解佛陀講的本來意義,到哪兒去找這個根源。世尊在《阿含經》裏面,只是用一種樸實的語言就把這個道理已經講清楚了。
世尊說要在一切法生起的時候,能夠明瞭這一切法對我有怎樣的影響,明瞭之後,能夠息滅它對我們的束縛和影響,管這個叫做出離。而不是斷滅這一切法、或者遠離一切法生起的因緣,叫做出離。世尊說就是在這一切法生起之後,乃至於這一切法對您生起影響的時候,您才會生起行法去除這種影響,管這個過程叫做空一切法。這在阿含經裏世尊把這些道理都講清楚了。
所以,我們在履行《華嚴經》、大乘佛教這些行法的時候,如果從最早的根本佛教裏面看看世尊是怎麼說的,可能我們的很多誤解都能消除。